第四百九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1/2頁)
章節報錯
于謙道:“此事不容小覷,微臣以為,對漠北的大包圍戰略,是不是可以暫緩?”
朱見濟想了想,“但朕還是擔心明年蒙古諸部帶著他們的族人跑了,留一個空殼子漠北給咱們大明,這樣的話,朕就成了中國的千古罪人!”
于謙,“千古罪人?”
笑了:“陛下言重了,不至於罷,甚至微臣以為,這是媲美秦皇漢武唐宗的不世之功績!”
歷朝歷代,哪個不頭疼漠北的遊牧民族。
倒也有。
于謙提到的那幾位。
而如果朱見濟能夠把漠北的蒙古諸部全部打跑,哪怕就是一個空殼子草原留給大明,別說後世的世人評價了,當下的大明百姓,就會認為廣安帝古往今來第一帝!
朱見濟無奈的笑著搖頭。
現在看是如此。
但一個空殼子漠北,也就是說,後世眼中的青海、蒙古、外蒙古以及新疆部分地區的蒙古族都西遷跑掉了,剩下土爾扈特部和哈密的畏兀兒部,少了很多部落族人。
確實算不得功績。
當然,是以結果論,因為後世的結果是蒙古和新疆是完整的在中國版圖,如果自己改造後的大明延續到後世,蒙古、新疆、青海肯定也填滿了人口。
中國這個大家庭沒有缺誰的說法。
但只有自己知道。
一旦蒙古諸部真的跑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就不完整了。
所以……
得想個辦法解決當下的困局。
既要收拾瀕死掙扎的中南半島,還得把蒙古諸部留在草原。
可怎麼給於謙說?
沉默了許久,朱見濟才緩緩的道:“漠北那邊,草原放牧其實是個很不錯的農業,只是漠北的蒙古諸部沒完全利用出它的價值,而放牧這種事,肯定還是蒙古諸部的老百姓更擅長,再說了,我大明將漠北掌控在手,一個空殼子,如何來利益?還是要有人,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於少保,朕的意思你明白吧?”
于謙卻理解錯了。
他以為是廣安帝不想要一個空殼子漠北,而要一個完整的漠北。
空殼子漠北,炫耀歷史功績,分量有點水。
但如果是一個完整的漠北被大明納入疆域之中,這功績可就比一個空殼子要耀眼得多,那叫正兒八經的開疆拓土。
而蒙古諸部西遷之後,大明拿到空殼子,那叫天命所歸。
前者是能力。
後者是運氣。
朱見濟又緩緩的道:“而且咱們不把蒙古諸部打服氣,將之納入大明疆域,等蒙古諸部西遷多年後,氣候好轉,他們又要回到故土,到時候大明的君王如果不是朕,又或者朕的後人中出幾個昏君,能抵禦得了歸來的蒙古諸部嗎?”
頓了一下,“朕要給後人一勞永逸的解決隱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