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敏在一旁點頭,「陛下說的有道理,如果我們持續提升醫衛水平,增加糧食產量,搞不好我們的人口不算上中南半島和漠北,都有可能超過兩萬萬,嗯,兩億。」

《三系書》中早就明確了「億」這個單位。

朱見濟呵呵一樂,「兩億?」

兩億少了。

以中國的地理條件,加上中南半島作為後花園輸血,再綜合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大明的人口保持在五億左右比較合適。

龐大的人口提供龐大的賦稅、人才。

保持大明經濟、軍事的世界領先性。

不想扯這個問題,反正人口是自然增長,只要農部不拉胯,基本上不會出現糧食危機,就算有糧食危機,把危機轉嫁到中南半島便是。

中南半島的道友餓死再多也無妨,不餓死貧道就行。

對陳循道:「這些增員,加上新建官道、鐵路,戶部那邊能否支撐得住?若陳尚書覺得支撐不住,就早說,免得耽誤朕的謀劃。」

言下之意,幹不了就退位讓賢。

這態度有點強硬了。

陳循還能怎樣?

只得點頭,「戶部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的宏圖壯舉保駕!」

朱見濟滿意的點點頭。

道:「官道建設基本上就這麼規劃了,工部那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朕這個大規劃下,進行小範圍的修改,不過需要上報於朕批准,另外,工部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任務很重,也需要適當增員。」

杭敏領旨。

朱見濟繼續道:「杭尚書,記住,工部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是全力修建官道,同時,用盡目前能有的資源和生產力,儘可能的在中南半島把金礦、銅礦、鐵礦和煤礦發掘起來,以彌補國內的需求,在這個基礎要求下,工部可以不遺餘力的發展交通系統,比如火車,這個目前是生產的越快越多越好,暢想一下,假設中南半島出現動亂,我大明國內只需要十節車廂的火車兩百輛,就能把二十萬兵力在半個月內投放到中南半島,如此強大的掌控力,是何等的壯哉之事。」

杭敏訝然,「一輛火車十節車廂,能裝一千人?」

朱見濟呵呵一笑,「當然,這還是我們的火車技術落後的情況下,如果稍後持續發展火車技術,且正兒八經的鐵路鋪設好後,一輛火車裝個三千人不在話下!」

杭敏精神頓時振奮起來,「那必須全力發展火車了,微臣回去後便著手準備。」

朱見濟道:「還有個事,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於康負責的化工組,如今還在研發黑油的提煉工藝,這個專案若是開發出來,毫不誇張的說,大明將進入一個你們想都不敢想的時代,當然,朕也不敢想,因為這很可能需要幾十年的研發才有可能解決黑油的煉化工藝,盡力而為罷,就當是給後人打基礎了。」

杭敏哦了一聲。

他實在想不出黑油除了燃燒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用途,而且陛下也說沒個幾十年的研發不會出成果,這樣的專案實在太虛渺。

所以杭敏也沒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