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教育體制大改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獻章其實很不樂意來乾清殿,一堆事沒辦,在乾清殿說幾句,半天時間就沒了,有這個時間耽擱,他都能把今秋的科舉諸多事情安排一二。
朱見濟道:「陳司長,瞧你這站立難安的神態,事情很多?」
陳獻章道:「有點。」
朱見濟有點不解,「按說,教育司應該是比較清閒的部門才是。」
陳獻章:「……」
你站到說話腰不痛。
如果是教育司的前身國子監,確實算清閒卻又有職權的部門,可如今的教育司早就不是當年的國子監了。
現在教育司要負責的事情太多了。
而且陳獻章還權兼著北京大學的校長!
有一說一,現在陳獻章真當得起那句「桃李滿天下」了,這幾年科舉的進士送到北京大學深造,之後各地出仕的人也有好幾千了。
都算是陳獻章的「門生」。
陳獻章道:「要準備今秋的秋闈,然後北京、清華兩所大學今年也有一批進士深造畢業,陛下你之前定下的那些個專業方向性的大學,也在籌備之中。」
太學裡還有一批精銳讀書人。
這批讀書人都是要去重要崗位出仕的,畢竟是科舉一二甲的進士,和擴招進入北京、清華兩所大學的進士是截然不同的實力。
朱見濟嗯了聲,「既然很忙,那就長話短說,關於各個大學的籌備工作,朕就不多嘴了,反正你們教育司那邊現在也有了豐富的經驗,按照北京和清華大學的方式籌建起來,之後把科舉進士丟進去便是了。」
陳獻章哦了一聲,「那陛下還有什麼聖意示下?」
朱見濟道:「形勢你也看見了,中南半島、漠北等地的人才需求太大,僅靠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太學、國子監這些,今年跟不上,所以科舉制度還是需要繼續改革,並擴大錄取率。」
陳獻章立即反對,「陛下,那只是今年有缺口而已,馬上就又有一批進士深造畢業,可以去彌補新增疆域的官吏缺口,而且今年秋闈又要招收幾千人,明年就可以緩解人才壓力,甚至過幾年後,這些大學裡堆積的進士們,還沒地方安置!」
現在的人才缺口,是因為突然暴增的疆域。
可一個蘿蔔一個坑。
等疆域固定下來,每年新增數千進士,到時候長期累積下來,可是個不小的數字,陳獻章就想問一句,到時候陛下你要怎麼安排這些進士們!
朱見濟微微頷首,「朕知道陳司長的顧慮,不用擔心,現在科舉已經擴招成這樣了,參加科舉的進士們,估計也會慢慢習慣一個道理:不是過了科舉就一定能做官了!」
每年幾千人,做什麼官?
哪有那麼多空缺!
這一兩年的新增進士也就是運氣好,遇到大明外擴如此順利,才有中南半島和漠北的各個官場缺口,否則這些人都只能去工業相關的地方部門去當個吏。
不過話說回來,全國地方的政治體系,也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