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家?

柳景被張鵬這個說法震驚得一愣一愣的,廣西都司的其餘指揮使同知、指揮僉事以及幾個能力比較出眾的指揮,也和柳景的反應一樣。

帝師張鵬是什麼意思?

偷家?

偷誰的家?

怎麼偷家?

又是誰去偷家?

大家都是一臉問號的看著張鵬。

張鵬澹定自若,笑道:“關於此事,初,只某一個人隱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後來和彭侍郎商討時,韓都指揮使恰好來找某,說他有個想法,正好和某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我們商討、分析了一會兒,覺得此舉可行。”

廣西都市都指揮使同知朱鎮隱然想到了什麼,對張鵬道:“我等願聞其詳。”

張鵬笑道:“如今中南半島的局勢,諸位想必已經清楚了,雲南大軍三十萬,陳兵在南掌和雲南交接的邊境上,對南掌虎視眈眈,若非中南半島諸國有唇亡齒寒的覺悟,結了聯盟匯聚了五六十萬大軍,此刻黔國公沐琮已經率領雲南的三十萬大軍踏進南掌國境內了。”

眾人紛紛頷首。

張鵬繼續分析局勢。

說:

這一次中年半島的大城、占城、金邊三大王國的應激反應很正確,如果南掌被大明納入疆域,建立了布政使司和都司的話,與交趾形成勾連之勢,之後大明再對占城、大城和金邊出兵,那就方便了許多。

所以這三大邦國反應過來,南掌一亡,他們也得跟著跪。

因此紛紛出兵趕赴南掌,希望能聚齊四國之力,讓大明知難而退,畢竟在他們看來,大明再強,也不可能對四國聯軍形成碾壓之勢。

只要局勢焦灼,大明北方的蒙古諸部如果趁火打劫,大明就必須在南方戰略性回縮。

事實上他們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大明在南方採取了求穩的戰略。

雙方只對峙。

在沒有絕對良好的戰機的情況下,交趾都司和廣西不敢擅自出擊,沐琮的三十萬雲南大軍,因為是面對四國聯軍的主力,更不會輕易出擊。

但問題在於,廣西都司駐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府地,需要後勤糧草支援。

雲南的三十萬大軍,依然需要糧草。

也就是說,即使不打仗,大明的糧草後勤也要確保四十萬的用度,四十萬人,每天哪怕一個人只吃二兩米,長期下來,這也是個恐怖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