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大航海時代要來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于謙為何振奮?闌
之前朱見濟收臺灣,其實算不得什麼,大明初期,臺灣就在大明掌控之中,只不過後來水師疲憊,退出了臺灣而已。
但大明一直是把臺灣視為固有領土。
而今年朱見濟又重置交趾布政使司,也算是一樁青史留名的武功,但永樂時期,就將交趾納入了大明疆域裡。
被宣宗弄丟了而已。
現在收回來,這個功績也超不過永樂大帝朱棣。
說句實在的,大明上下無不以為,就憑朱見濟在太子時期的功績,就足以讓他超越仁宣二帝,在青史留下美名。
但離永樂還有點距離。闌
哪怕加上親征女真,建立東北承宣布政使司和東北都司,也依然如此。
須知永樂時代,女真那邊的疆域也掌控在大明手中。
只不過後來戰略回縮,那邊的衛所都形同虛設了——比如建州衛,原本是大明邊軍掌控,後來變成了女真人出任指揮使了。
所以朱見濟要想超越永樂,難度不小。
但現在,廣安帝朱見濟想要一統漠北!
那可是漠北!
是歷朝歷代的心腹大患。闌
從古至今,就沒有中原王朝對漠北形成過實際性的掌控,強如漢唐,也只是打得北方匈奴不敢南犯而遠遁。
于謙以為,大明再強也就如漢唐一般。
比如今年的戰事後,漠北的蒙古諸部為了在一年冷過一年的環境下求生,很有可能西遷,如果真是如此,大明就達到了漢唐的成就。
嗯,稍遜風騷。
畢竟漢唐是正兒八經的出兵擊潰北方遊牧民族。
大明是靠氣候變化耗死的。
但不曾想……闌
廣安帝陛下壯志雄心,竟然不允許蒙古諸部西遷,更是氣壯山海的要把關外那廣袤的草原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
這要是做到了……
遠邁漢唐!
朱見濟作為當朝君王,不說超越永樂,至少追平了。
而於謙作為臣子,作為兵部尚書,將是這一大動作最核心的中樞人物之一,史書對這一事件的書寫,于謙這個名字永遠也繞不開。
在於謙心中忙,這才是真正的榮耀!
因為于謙一直覺得,北京保衛戰的功績對他、對大明,其實都是恥辱。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