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唐慶出任吏部尚書輔左王翱,唐盛高升兵部右侍郎,唐氏一眾族人在朝野出仕任職,唐氏外戚之首的唐興,在五軍都督府的權勢和威望已超過石亨,直追當年于謙。

安丘侯府。

唐興大馬金刀的坐著,端起茶杯愜意的淺抿著,唐慶和唐盛一左一右。

唐興放下茶盞,對唐聲道:「劉吉那邊安排好了?」

唐盛道:「安排了,劉吉會全力配合,而叔父允諾,一旦咱們成功,劉吉就將從翰林院到都察院任職,之後進入吏部,而等福王殿下入主東宮後,劉吉的小女兒要成為東宮妃子之一。」

唐興道:「這個沒問題,咱們要想成大事,本來就要多拉攏士族,而福王若是入主東宮,和權貴聯姻也是好事。」

要想皇權穩固,必須和權貴聯姻。

所以太子朱見濟娶了個罪臣之女,是最大的敗筆。

關鍵白鯉一直沒生出皇太孫。

唐慶道:「我已經聯絡七卿中的其餘人,除了王文和于謙,其餘七卿,包括姚夔、江淵之流,都會在黃河石人現世後為福王造勢,同時上書彈劾太子,求情換儲。」

又道:「但他們的要求更過分,如果福王立為太子,則需要保證他們今後海外貿易的絕對利潤,也就是說,不像現在,需要給東宮繳稅。」

唐盛冷聲道:「朱見濟想錢想瘋了,沒有他這一出,咱們還不一定拉攏得了這麼多文官集團。」

唐慶搖頭,「不盡然,至少這個操作下來,東宮多了一千多萬兩,而東宮軍研院成了軍事禁地,現在誰也不知道東宮幼軍發展成什麼樣子了,拱照所把東宮營地和軍研院保衛得密不透風!」

唐盛樂了,「正好,拱照所分身乏術,如此一來,太子殿下就沒有眼線耳目。」

唐興道:「但要提防陛下。」

唐盛哈哈一笑,「爹你還沒看明白嗎,自去年後,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經離心離德,想來也是,任誰也受不了自家兒子十六七歲了,還如此的「恭孝」。」

唐興沉吟了一陣,「太子舉止確實有失體統,早些年陛下皇位不穩,又只有一個獨子,忍受得了,現在有了福王殿下,厭棄無得亂行的大兒子,很正常。」

老朱家的傳統,皇帝愛么兒。

又問道:「中立的人多嗎?」

唐慶道:「中立?連陳循、商輅之流,都願意換儲,除了利益和太子綁在一起的張鵬等人,誰會選擇中立?」

唐興笑道:「換儲是大勢所趨,山西那邊的事情不容有失,我現在有點擔心呂原,呂原的女兒呂煥,已經到皇宮中大半年,和白鯉一樣,由杭皇后親自教習皇家禮儀,板上釘釘的東宮妃子,呂煥的出身比白鯉好,如果又能提前生個皇孫出來,只要朱見濟登基,就極有可能成為正宮皇后,畢竟咱們那位太子妃,有些過於單純了。」

論心機,肯定不如呂煥。

所以呂原只要看清了這個局面,就一定會盯死劉吉。

唐盛也道:「確實,所以還希望父親給陝西都司那邊的人帶個話,讓他們配合,同時,也請叔父利用吏部尚書的優勢,點撥一下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唐慶道:「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那邊已經沒問題了,和湖廣那邊一樣。」

吏部尚書就是這麼牛逼!

唐興嗯了聲,「山西都司那邊也不用擔心。」

唐盛大為得意,「如此一來,呂原到了山西就是瞎子聾子還是瘸子,根本盯不住劉吉,到時候咱們在朝堂發動攻勢,而妹妹在後宮同時向杭皇后發難,則傾覆東宮,易如反掌!」

唐興畢竟武將出身,什麼事都要往沙場想,道:「但咱們還是多準備一手。」

唐慶也上了年紀,更穩重謹慎,道:「兄長說的是,咱們不能像方瑛、梁珤他們那樣,被太子殿下玩得團團轉,尤其是建文餘孽的覆滅,更是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