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朝會。

朱祁玉來到奉天殿時,發現太子朱見濟已經提前到了,坐在矮他一階的位置上,面無表情的看著殿外發呆。

聽到朱祁玉來的聲音,太子也沒起身行禮。

興安剛想提醒。

朱祁玉揮手製止,兩父子還有隔夜仇不成,兔崽子難得來一次大朝會,別打擾了他興致,等下朝後兩父子到東暖閣一頓酒喝下來,什麼隔閡不隨之消弭?

坐下,對興安點頭。

殿下的鴻臚寺官員立即開始唱班。

文武百官分列入殿。

行禮。

大朝會開始。

今天所有官員心知肚明,只有一件事:彈劾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白圭。

其他都是小事。

果不其然,都察院率先發難。

左右都御史蕭維禎和李實同時出列,請求陛下嚴懲白圭,以儆效尤。

朱祁玉沉默不語。

他想拖。

拖到白圭自辯的章折進京。

但文官集團哪會讓他得逞。

除了幾個太子黨,包括陳循、商輅等人,都出列附議,請求朱祁玉立即降下聖旨,嚴懲白圭,反倒是唐氏外戚,一直沒人吭聲。

陳循、商輅等忠誠於朱祁玉。

但也是文官集團一員。

而且這些人也有小算盤,陛下一直有禪位的心思,陛下若是禪位,太子殿下歲數到了,肯定要立即登基執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子朱見濟登基,太子黨張鵬、王越等人會受到重用。

而商輅、陳循等人之前又因為忠誠朱祁玉,和文官集團之間也有矛盾。

所以他們也有點想換儲。

換了儲君,陛下就不會再想禪位。

再過一二十年,陳循、商輅和王文等人就在朝中經營出他們的勢力,會成為文官泰斗,而且福王軟糯,這更有利於他們將來的政治生涯。

但有一個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