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太子親征(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朱祁鎮在建文餘孽的支援下宣佈靖難,當地文武官員半成以上投歸堡宗,有建立小朝廷的趨勢,北京奉天殿上的撕扯也終於落下帷幕。
因為朱祁玉發現追查福建的海外走私已經沒有意義了。
福建建文餘孽的叛亂越演越烈。
不能再等。
因為福建的偽政權小朝廷一旦建立起來,建文餘孽和堡宗擁躉就全數匯聚到了福州府,達成了自己和兒子商討出來的既定目標,可以出兵一網打盡。
於是朱祁玉在朝堂表態,福建那邊的事情,只需拿回寶船即可,至於是否開海,再議。
文官集團有點懵。
建文餘孽都是一群豬麼,擁護一個假的堡宗來建立小朝廷?
滑天下之大稽啊。
但福建那邊被重新洗牌,海外走私的事情再怎麼查,京畿這邊的官老爺們受影響不大,一聽陛下讓步,只要寶船了,開海以後再議,那就留著以後再爭執吧。
先出兵平亂。
這個時候,兵權的歸屬已經不重要了。
有亂平亂。
在這一點上,皇權和文官集團高度一致。
讓誰掛帥成了朝堂焦點。
兵部尚書劉珝有于謙的前車之鑑,打死不舉薦勳貴武將去掛帥,一旦朱祁玉問起,就把責任往另外一位兵部尚書杭敏身上推。
杭敏聰明瞭一回,沒接招。
搞我?
這可是建文餘孽鬧事,不是民間小打小鬧的叛亂,萬一舉薦的人出師不利,然後問責下來,老子的兵部尚書不保。
唐興和杭昱倒是主動請戰,朱祁玉沒允,唐貴妃快要生了,如果生個兒子,保不準唐興和杭昱就會有其他想法。
所以這時候別用外戚了。
怕誤事。
見七卿不敢輕易舉薦人,朱祁玉只好提名于謙,結果滿堂文武都反對,武將勳貴是怕于謙這個文臣又變成那個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的大明長城,文官集團因為于謙巡撫福建的事情沒和他們站一條線,開始排斥于謙。
朱祁玉力排眾議,堅持用於謙。
保家衛國這方面,你可以永遠相信大明的於少保。
百官無奈。
但他們有的是辦法,很快,武將勳貴集團舉薦了一個人任職副總兵官:成國公朱儀。
朱儀可以為勳貴武將爭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