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軍二十六衛散在京畿周遭,張鵬足足耗費了兩日,才挑好三百人。

幼軍軍營就在城郊。

第三日一大早,朱見濟帶著戴義和六個小太監來到營地,看著還在修葺中的營房,將負責此事的工部員外郎召至跟前,道:“要加快進度。”

三百青壯,列陣見禮。

朱見濟揮手,“都起來罷。”

張鵬走到朱見濟旁邊,“殿下,說幾句?”

他其實很疑惑。

三百人的幼軍,過家家麼,能幹什麼事。

朱見濟咳嗽一聲,將聲音壓深沉,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大聲道:“被挑選入幼軍,這是你們命運的轉機,但你們應該也知道了,而且也在疑惑,宣宗陛下的幼軍有一萬人,為何到孤這裡,就只有三百人,箇中緣由,容孤賣個關子,以後你們就知曉了,不過孤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一點,如果我的目的達到了,在場的諸衛,如果你們能從廝殺中存活下來,都將成為一方將領!”

一旦有了步槍,國家經濟發展起來,等自己登基,就要全盤裝備,到時候這三百人中的倖存者,都將為將。

三百青年的眼神亮了,他們看見了希望。

朱見濟繼續道:“這幾日還在為你們配備軍械,但你們也不用幹等,每日按照規章流程,訓練體力和格鬥技巧,孤希望你們不僅能成為新一代的軍人,也是能捉刀在沙場廝殺的傳統老卒,每一個都可以獨當一面!”

步槍沒出來之前,先弄一批火銃讓幼軍練習。

眾人齊聲應道:“必不辱殿下期望!”

顯然張鵬教過禮儀。

朱見濟點點頭,問身邊的張鵬,“這些人中,可有特別出名的人,有沒有兵王之類的?”

張鵬呵呵搖頭,“沒有。”

朱見濟想了想,大聲道:“幼軍重建,編制全無,十日後考核,選出三位百戶,你們勤加練習,能否脫穎而出,命運掌握在你們自己手上。”

又道:“營房還在重建、修葺,訓練之餘,你們可以略盡薄力。”

眾人遵旨。

朱見濟示意回東宮。

回到文華殿,朱見濟對張鵬道:“張先生,可能要麻煩下你和工部那邊接洽一下,購買三百套盔甲、刀劍和三眼火銃。”

也算是個肥差,張鵬可以吃回扣。

張鵬笑道:“微臣是文臣。”

要少摻和軍事。

朱見濟真心覺得自己這個帝師優秀,知道分寸。

也不強人所難。

下午自己去工部找尚書江淵殺價罷。

早知道還是要找工部,當初在大朝會上,就應該讓工部直接撥相應的軍械。

弄得現在這麼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