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於少保,活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明一朝,沒有一名太后、皇后垂簾聽政。
誠孝昭皇后張氏有實無名。
仁宗朱高熾當了二十幾年太子,登基不到一年,駕崩,宣宗朱瞻基登基,十年後駕崩,英宗朱祁鎮登基。
朱高熾的老婆,誠孝皇后張氏成了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朱祁鎮年幼,便有朝臣奏請由她垂簾聽政。
張氏凜然拒絕。
但也沒撂挑子,重用三楊、胡濙、張輔,正統初年的朝政河清海晏,她活著的時候,王振折騰不起一點浪花,可惜她一薨天,沒人壓著,朱祁鎮就放飛了自我。
也把大明放進了深淵。
朱祁鎮和處境幾乎一模一樣的宋仁宗趙禎比起來,天壤之別。
現在胡濙忽然提起皇后杭氏聽政,東暖閣裡眾臣譁然。
于謙最先反應過來。
上前一步,道:“臣,附議!”
于謙其實心裡明鏡,可他也沒辦法,又做不出自汙的事情來,現在太子章國,如果沒有人輔政,只怕真有人會推動自己去走宋太祖的路子。
皇后聽政,反而是件好事。
于謙話沒落,工部尚書江淵上前一步,“臣,附議。”
江淵心裡苦啊。
景泰七年,太子殿下讓工部按照圖紙設計打造一種叫“縫紉機”的東西,江淵覺得是太子殿下在瞎胡鬧。
於是消極應對,最後不了了之。
當時想的就算太子殿下不滿,可陛下年輕,等太子殿下登基,他早就致仕了。
哪曾想太子殿下這麼快就監國理政了。
一想到太子殿下敢假傳聖旨,毫不猶豫的砍掉晉榮和陳義的腦袋,江淵就覺得脖子發涼,當然支援皇后聽政。
有人壓著,太子才不會胡來。
其餘尚書,以及陳循、王文兩個內閣輔臣一看,于謙都同意皇后聽政,這是好事,免得他于謙在朝中隻手遮天。
趕緊出來附議。
武清侯石亨也上前,“臣,附議。”
心裡卻在冷笑。
有意思麼?
過了今晚,什麼監國,什麼聽政,都見鬼去吧。
杭皇后懵了。
她沒想到,把孫太后堵在了垂簾聽政的門外,結果這群大臣把她給架到了火堆上去了,這可如何是好,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