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真的是國寶,我剛查過了,鄭和真有一把七星寶劍!”

“我也查了啊,但不是說被寶島的商人收藏著嗎?”

“會不會是岳家後人把它買回來了?”

“或者說,其實外面的都是傳言,七星寶劍一直都在岳家住宅裡?”

“終於看見好東西了!還好這劍是在元朝之後的東西……”

……

當孫正一開口,直播間的觀眾亦是積極的行動了起來。

他們期盼了許久,才終於盼到了一個真正的寶貝,自然得好好的研究一番。

現在,基本上已經明確,嶽帆確實上過鄭和的船。

可由此而來的第一個問題是……

“孫老師,嶽帆作為一個內陸的孩子,怎麼會想到去出海遠航呢?”憶興不解的問道。

“這是個好問題。”

孫正看著憶興,滿意的點了點頭:“要推測嶽帆的目的,就不得不提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目的?是不是證明地球是不規則的球體?就像麥哲倫那樣?”

“這可差太遠了!”

孫正哭笑不得的說道:“很多人都喜歡把鄭和下西洋和麥哲倫環球航行來作比較。”

“但實際上,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

“因為麥哲倫出航的初衷,就是為了冒險,探索世界。”

“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示大明的國威,將大明的影響力,帶到更遠的地方!”

“當時,可是永樂盛世,大明最鼎盛的時期之一!其國力,其戰力,都足以讓百姓自豪。”

“從這個角度來看,嶽帆想要出海的理由,是不是就很容易推測了?”

“因為他在那種社會條件下,本身就帶著一種豪情。作為國家使節出使異域,更是一種榮譽!”

孫正說完。

不論是憶興還是遠在全國各地的觀眾們,都無一例外的,感受到了大明的時代氛圍。

他們可以想見到,嶽帆站在船頭的身姿,一定是挺拔的,筆直的。

他們是帶著睥睨天下的態度,走向海外!

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底氣,正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

“真羨慕那時候的人們,解決了外族侵略後,再建立起來的民族自信,一定會特別堅固。”

“我們現在不也一樣嗎?華夏越來越強,崇洋媚外的人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