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3 來客(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應文,”他自我介紹,“沈總,請坐。”
沈同走到自己剛剛的座位坐下。
“別緊張,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秘密,李總也不例外。創傷應激綜合徵,人或者動物收到重大傷害後都會對某一條件產生應激反應。”何應文眼神銳利,歲月給了他沉穩的資本,他像頭獵豹盯著自己的獵物。
然而沈同並不像只待宰的獵物,倒像是收起毒牙的蝮蛇。
“我沒有什麼秘密。”
“這也是我很好奇的。不過這不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事情。在天體物理中,一個物體獲得一定加速度,那麼它就會有向前恆定前衝的動量,在其運動軌跡中的其他物體要麼質量小於它被它的引力所捕獲從而融合為一個更大的整體,要麼它的質量不足以將其捕獲,兩個物體相撞,共同分身碎骨,但碎片又會在引力作用下聚合在一起。所以,無論其各自狀態如何,軌道出現了交集,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的地點無論過程如何他們都會融合在一起。資本對於你我就是這一種加速度,而很不巧,我們在同一個軌道上。”
“談不到吧,我們只是運氣比較好。”
“沈總很謙虛,這很好。我們說我們獲取資訊,是為了獲取資訊的內容,但是資訊的內容若想傳播,必須依靠傳播渠道。因而有了渠道和內容之分。如果說內容是管道里的水,那麼渠道、媒體就是管道本身。現代人喝的水,不再是天然的水,而是都來自於各種管道,那麼誰掌握了管道,掌握了控制管道的關鍵節點,誰就決定了人們喝什麼樣的水。即便是大自然最純潔最純淨的水,在進入到喝水人的嘴裡前都會經過連線管道的水廠加工。所以相比如掌握無窮無盡的水,掌握管道的成本明顯更低。”
“道理上是這樣,但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成不變的。”
“沒錯,技術進步會顛覆行業的傳統認知。自媒體就是這樣顛覆性的技術。鋪設渠道的成本一下子就降到了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程度,因而內容便像洪水氾濫一樣,沒有了約束緊接而來的便是混沌。”
“我們只是生意人,一切都只是生意。我關心的是我的工作能不能養的起我和我的家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會在這裡,在這個特別的房間,這個座位上見面。因為我想讓你看見一些東西。請跟我來。”何應文站起身,走到陽臺上,沈同跟在他身邊。
“你看到了什麼?”
“很多人。”
“為什麼這麼多看似不相干的活人會因為一個死去了的人聚集在這裡。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事因為發自肺腑的對死者的緬懷而來到這裡。誠如你所說,一切都是生意,你也不例外吧。”
沈同沒有反駁,他明白何應文想表達什麼。
“所以,擁有了管道就決定了喝水的人喝什麼樣的水,不論水來自於哪裡,在被倒進杯子的時候,喝水的人都會確信這杯水可以喝。不然又怎麼會被倒進杯子裡呢。那麼,對管道的支配,便是對水這種資源的佔有,便是實實在在的權力。水也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如同所有的資源一樣,需要被規劃,被分配,需要合理使用才能保持動態平衡,以確保喝水的人永遠都有水喝,不至於有些人被水淹了而另一些人卻快被渴死。也只有平衡才能長久才能穩定。因而,如果你有了權力,你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意外。”
“所以,李建強是個意外嗎?”沈同問。
李建強就是李睿的繼父,今天被追悼的人,柯艾集團前董事長。
何應文沒有回答,而是抬起一隻手指向人群中的一個地方,說,“你看那邊。”
沈同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那是鄭局所坐的地方,旁邊的女孩兒就是鄭巧。剛剛在廣場上看還看不出什麼來,但從上面看就非常清楚,鄭局的周圍非常冷清,幾乎沒有什麼人。
“他應該是今天到場的人中最擁有世俗意義上權力的人,可他的身邊卻沒有任何人與他攀談。因為他的權力不屬於任何人,權力沒法控制,那麼權力越大越危險。人性是貪婪的,對利益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對損失的厭惡要遠勝於對獲得利益的喜愛。當面對風險的時候,就需要對沖條件。”
“我不太明白您是什麼意思。”
“沈總又謙虛了。也好,那我們就再說的直白一些。你和李睿兩個人做的很好,有著非常亮眼的業績表現。在我看來已經可以用很流行的一個量詞——現象級來形容了。文化產業的邊際就這麼大,為了讓產業能健康全面的發展下去,我需要評估你們是需要對沖的風險,還是可以融入產業未來的機遇。”
“何總,今天我和您是第一次見面,還是在李董的葬禮上。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了,我想我們可以換個時間換個場合再深入的探討。我現在很擔心我兄弟李睿的情況。我很想繼續聽您高論,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