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玄清風雲,初來匝道 第十四章 修習(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打李一明成為了內門弟子之後,也就不再去火灶房幹活。每日三點一線,吃飯、打坐、睡覺。
這內門弟子完全自由,可以在打坐房練功,也可以在寢房裡面練。但是隻在道觀內,不允許外出。除非,自己堅持不了了,主動離開,且此生永不再入此山門。
所以,弟子們都很珍惜這次機會。但也有主動請纓離開的,大多是那種修習了幾年,且沒有一點進展的弟子。
離開之後再入凡塵,成為泛泛之輩。
這雖然沒有什麼競爭,但僅此築基一項,便可大浪淘沙,每三年也只寥寥無幾的人登上紫霞峰,進行下一個階段修習。
子月已出金花大盛,打坐房自然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但別的地方也沒有見他人。就連每月十五一次的黑市,到現在也沒有見他過來要約。
估摸著這小子現在從良了,開始乾點正經事了。
人嘛,總得要靠自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了很多日的練習,也就卡在了兩個環節,第一就是丹田只內聚氣後很快便會消散。無論每次有服用多少丹藥,都無濟於事,很快便洩了氣。第二,就是這周天執行一直無法實現。
而這兩點,應該就是築基期的要點。聚氣加運氣,丹田之氣應該是要不停運轉,才能不散。估計很多弟子都是卡在了這裡,久久無法突破。
別人怎樣倒還不說,這修煉之事,也就簡單的傳授那麼幾句,也不幫忙劃下重點,強調一下要領。也是坑爹到了極致。
看山是不是山,我還看狗子不是狗呢!一個子月、一個戌道子,這倆人總感覺在應付一明一樣,讓他知難而退。可一明偏偏不信邪,你們越是不相信,我李一明越要一鳴驚人。
李一明白天在打坐房、夜晚在自己的寢房,沒日沒夜的練習。每次丹田之氣散盡後,就加量服用氣修丹,最多的一次吃了兩百多枚,這才能感覺到那麼一點丹田之氣,僅此一點,也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了。
這種聚攏在丹田的熱氣,無色無形,很是神奇。只能用意念去感知,看不見也摸不著。這應該便是戌道真人口中所說的天地之氣。那“周天執行”又是什麼意思?每當想到這裡,一明抓耳撓腮不得其解,只怪自己才疏學淺。
也許是服用的氣修丹太少了,丹田無法飽滿,所以還得加大藥量。在試了連續服用一千枚的情況下,這丹田之氣才有所充盈,良久不散。
原來,打坐入定使得心無雜念,方可感知這天地之氣。正常人的丹田之氣,都來自於本身機能所產生,寶貴至極。每當散去之後,就需要花個大半時日來聚氣。這就拉長了修煉的時間。
而李一明擁有無窮多氣修丹,可以透過外界來補充丹田之氣。雖然一兩顆微乎其微,但是也架不住這麼多的數量。這些天,每天服用的氣修丹,沒有一萬也有個七八千。李一明聞到這個味道就反胃,有幾次還嘔了起來。
可這氣修丹,只要嚥了下去,就在身體裡面消失不見。無論怎麼嘔吐,最多是把昨天吃的晚飯給吐了出來,氣修丹的渣都看不到一點。
不過這點也好,只要騙過嗓子這一關,也就是氣修丹能吞下去,那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日,一明沒有去打坐房,很早就起來,他要實驗一件大事。
只見,此時桌子上、地上、甚至床上都散落著李一明覆制的氣修丹。用來裝丹藥的瓶瓶罐罐能用的都已經用上,就差那門後面的那個夜壺了。昨日留了五十枚丹藥,這五十變一百,一百變兩百,數量上到一萬枚,也只是片刻的功夫。
現在最難的,就是要把這一萬枚丹藥吃下去。丹藥雖然不大,最多可以十顆一起。按照以往的經驗,吃這東西一定不要喝水,要幹吃。只要過了嗓子眼,氣修丹就像消失了一般。所以,最難受的就是塞進嘴裡,然後緩慢吞嚥到嗓子處,這一段過程時不時憋著一明滿臉通紅。如果用水沖服,開始是要好受點,可水能撐肚子,幾輪下去就完全吃不消了。
這次李一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把一萬多枚氣修到全部包進床單裡面,然後在房樑上面繫了個麻繩,將這些丹藥吊起來。而後在床單裡面開個洞,使這些丹藥能滾出來。最後再介面處,用幾層牛皮紙裹了一個紙筒。紙筒一端連線床單的上面開的口,用棉線縫起來固定,另外一端裹得很小,也就一個氣修丹大小,可以直通李一明的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