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又稱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華夏的傳統美食之一,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

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中,最早收錄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華夏人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因為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

時至今日,市場上已經有月餅買了。

不過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青州在七八十年代的月餅都是那種很酥的糖心老式月餅,根本不知道月餅還有很多餡兒料的。

後天就是中秋節,這是江曉白重生後的第一個中秋節,他決定做青州本地沒有的蓮蓉蛋黃餡兒和火腿肉鬆餡兒的月餅,讓家人們享受不同的月餅美味。

和麵、調餡兒,做成月餅,這些都手到擒來,沒多久江曉白就做了不少,接下來就是烤了。

後世做月餅基本上都是用烤箱,但現在江曉白可沒那個便利,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烤。

這個最考驗工夫,火候和時間掌握不好,做出來的月餅就廢了。

在嘗試過兩次後,江曉白就瞭然於胸了,烤出了他自認為滿意的月餅。

“珊珊,來嚐嚐我做的月餅!”

江曉白端了一盤做好的月餅出去,招呼江珊說道。

江珊早就等得迫不及待了,丟下手裡的魔方,拿起一個月餅就往嘴裡送。

她拿的是一個火腿餡兒的。

一口咬下去,月餅表面的油酥大片小片的往地上掉。

江曉白看得搖頭無語,急忙道:“你慢點吃,這樣會噎著的。”

說著放下盤子,趕緊去拿了杯水走過去。

吃過月餅的人都知道,因為餡兒的原因,月餅吃進嘴裡粘的滿嘴都是,極容易噎著。

果然,小傢伙一口咬的太大,又吃的急,嘴裡鼓鼓漲漲的,難以下嚥。

江曉白忙讓她張開嘴,伸手指進去掏出一部分,小傢伙才舒服一點。

喝了一口水,終於把嘴裡的月餅全吞進肚裡,還沒記性的說道:“好好吃!”

終於不是酸味的食物了,小傢伙開心極了。

江曉白一邊擦手,一邊沒好氣的道:“以後可不能吃這麼快了!”

小傢伙連連點頭,卻又開始吃了起來。

不過這次,總算沒咬一大口了。

江曉白招呼江婷來吃月餅後,拿了一個蓮蓉蛋黃餡兒的遞給林嘉音,道:“老婆,你嚐嚐這個。”

林嘉音接過,小小的嚐了一口。

沒啥感覺,跟她以前吃過的月餅差不多,都是酥的。

真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吃得那麼香?

可能是女兒“苦”酸菜久了吧!

看出林嘉音的不以為意,江曉白說道:“老婆,餡兒才好吃!”

林嘉音直接把月餅掰開,立即就露出裡面的蓮蓉蛋黃餡兒,只見蓮蓉糕嵌著蛋黃油光閃閃、色澤金黃,散發著一股清爽的味道。

她忍不住嚐了一口,直覺得口感鬆軟、細滑,層層香酥,軟糯適口,蛋香濃郁。

“還真好吃!”

林嘉音眉開眼笑的讚道。

得到老婆的稱讚,江曉白終於鬆了一口氣。

現在的老婆可不比以前了,嘴吃叼了,隨隨便便做的食物,還真難得到她的稱讚。

江曉白端著月餅,繼續給江海洋和王秀菊。

“爸,媽,你們也嘗一個!”

江海洋二話沒說,拿了一個吃,王秀菊卻不要,“我不吃月餅,又不是沒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