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三個賽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光榮離開後,江曉白又點了一支華子。
吞雲吐霧中,他也開始思考。
他把馬三信找來,成立領航先科公司,第一賽道就是行動通訊業務,第二賽道是汽車,第三賽道是移動網際網路。
目前行動通訊那一塊算是已經啟動了,建立基建的裝置都已經研發出來,接下來就是建立工廠進行生產,然後投入基建。
這一塊也還需要一段時間,他暫時不用管。
反正建工廠的地早就搞好了,四五十個裝置器材廠也都註冊好了,工廠的設計也都完成了,隨時能夠開工。
這些事孟小北和陳援朝會協調好,也不用他操心。
第二個賽道的汽車行業,江曉白的佈局也大。
哪怕領航先科公司有一兩千技術人員,哪怕有江曉白給的一些技術引數資料,但任何科技從理論轉化為產品,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何況,現階段馬三信和領航先科的技術人員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行動通訊產品上面,而汽車製造業需要的發動機技術、制動系統技術和車輪懸掛系統等方向的研究,包括新型材料技術,雖也有一部分人在做,但終究現在還不是主打,力量顯得薄弱的多。
但好的方面是,行動通訊技術對現在的1985年來說是全新的概念,而汽車製造業卻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歐美和島國、棒子國都有比較成熟的技術體系,國內也與外國汽車企業有合資,很多技術雖然被封鎖,但成品車多啊,這就使得有很多東西可以直觀的感受,不像行動通訊技術那麼完全還只存在理論當中。
因此,汽車技術的產品江曉白反倒沒那麼著急了。
畢竟它搞出來之後,沒有行動通訊那樣驚豔,而且因為有可借鑑的參照物,等馬三信把行動通訊技術實現之後,再轉戰汽車技術,也為時不晚。
但是,江曉白知道未來汽車行業的利潤有多大,也知道汽車行業未來的終極方向,所以現在條件成熟了,他也開始在佈局。
既然科研上暫時顧不上,那麼他就著手先在全國建立汽車銷售網路。
而上一世的時候,李光榮是汽車銷售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沒有他李光榮尚且能做到那個地步,再加上他的認知和資金,以及遍及全國的物流體系,還有他掌握的消費者資訊,他相信憑著李光榮的本事,應該很快就能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銷售商。
這年代,汽車銷售還沒有4S店的概念。
但並不妨礙江曉白提出來啊。
相關的想法,他早就和葉光鬥溝透過,並讓設計部的人做了一些設計方案,他相信李光榮拿到那些方案之後,去和現在的汽車行業國際大牌談代理應該順暢得多。
1985年的時候,真正進入國內的汽車品牌還不是很多,但是那些汽車品牌一定看見了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也一定希望自己的品牌進入國內。
只是因為一些原因,可能還沒有敲定。
這個時候讓李光榮去談國內的總代理,甚至亞洲區的總代理,那都是乾柴遇到烈火一樣,談下來的代價也應該不大。
想到這些,江曉白的嘴角一勾,露出一抹邪魅的微笑。
“三十六計,釜底抽薪!”
“你們可別怪我了!”
江曉白呢喃的輕吞,聲音中散出一口煙霧。
沒錯,江曉白現在啟動汽車代理模式,眼睛可不只盯著錢,他還有一個惡毒的計劃。
之所以說是“惡毒計劃”,是因為江曉白想的是,在他的汽車技術實現之前,儘可能的代理多的國際汽車品牌,把銷售權拿在手裡。
與此同時,建立好自己的汽車銷售網路,以及打造專業的品牌形象。
可一旦等他出了產品,就將代理的那些品牌雪藏,然後全力推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