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長軍家離開,回江曉白家。

一路上,駱長生還在感慨,“沒想到去吃個早餐,還招到了商!”

“你們江灣人,現在是過得真好啊!”

江曉白笑著說道:“他們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挺不錯的。”

頓了頓,繼續說道:“你也看見了,胡長軍他們畢竟是農民,沒在外面做過生意,只知道耿直的待人,不然哪裡會客人沒喝好,自己倒先喝醉了的!”

當著胡長軍和曹繼芳的面,江曉白沒有說,但這會兒只剩下他和駱長生兩個人了,還是替胡長軍解釋了一下。

免得給駱長生造成胡長軍是個“酒麻木”,難以委託做事的不好的印象。

駱長生擺擺手,不介意的說道:“莊稼人都是這樣子的,何況他還是你介紹的,人品上我是信得過的。”

江曉白說道:“他是我鄰居,也算是瞭解,為人本質上沒問題,但一身的小毛病還是不少的,以後他們去土城做事,他們如果說一些、做一些不合規矩、不懂禮數的話,你別往心裡面去,跟下面負責執行的人也說一聲,避免以後發生誤會。”

“我心裡有準備的!”駱長生答應說道。

江曉白點頭,提前幫胡長軍他們打了招呼,以後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胡長、楊世雲他們都是他的鄉里鄉親,能幫襯一下的還是要幫襯一下。

一句話的事,也不費什麼力。

而有了江曉白今天的打招呼,以後胡長軍他們在土城做事就順利的很多了。

這是胡長軍他們都不知道的。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一些人天生的就命好,不用自己有資源,也不需要自己有人脈,就可以在“貴人”的名聲下獲得資源,獲得人脈。

甚至,他們為此都不用去還人情。

那些人情,自有他們的“貴人”幫忙擔著了,即便是有需要還人情的時候,也是“貴人”去償還。

他們真的就是坐享其成。

駱長生看向江曉白,說道:“我還一直沒搞明白,在土城植樹造林怎麼賺錢,這個你得給我一個思路,不然這麼大面積的種樹,花出去的錢肯定多,就算是你的江嘉集團先墊付,最終我們土城縣還是要還的。”

江曉白笑了笑,隨口說道:“也可以不還啊!”

不還?

駱長生腳下一滯,轉身看著江曉白,有點不相信的說道:“你要捐助?還是本來就打算做公益?”

全縣植樹造林,那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特別是土城的地理和氣候因素,都會加大植樹造林的成本,而且植樹造林不是說把樹種下去就不用管了,後面的養護也是一件長期的事情,要耗費的人力財力都絕對不會少。

更何況,江曉白對植樹造林還有更高的要求,他要達到的目的不僅是改變生態環境,還有兼具景觀效果,這樣的成本會更高。

跟江曉白也打了兩年多的交道了,駱長生也是瞭解江曉白的,知道他絕對不會只圖名不為利,名利雙收才是他的行事風格。

所以,根本不相信江曉白所說的不用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