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洋等人去了江曉吉家烙豆皮,家裡就只剩下王秀菊和江曉白兩人。

“媽,過年還需要準備些什麼嗎?”江曉白問道。

王秀菊道:“該買的都買了,該做的都做了,也沒什麼好準備的了。”

江曉白笑著道:“那今天就休息一天,明天熱熱鬧鬧的過年。”

王秀菊笑道:“休息啥喲,今天還要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

江曉白差點兒一個趔趄,剛問您還需要準備什麼,您說不需要了,轉眼就說要把所有房子都打掃一遍。天,您知道家裡有多少房子嗎?

幾十間房子都打掃一遍,那還不得累死個人的啊!

不過他也是知道,在農村有年三十前打掃房子的習俗,說是大年三十不掃地,也不能將垃圾倒出門。

不然的話,就將“運氣”掃地出門了。

這當然是荒唐的說法,不過在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人們就是信這個。

江曉白道:“好吧,我來打掃。”

王秀菊道:“要你打掃什麼?你不用管了,等會兒我和曉清、曉雷一起打掃。”

江曉白微微怔了一下,嘴角不由的露出一抹微笑。

媽啊,還是心疼自己的。

寧願叫江曉清和江曉雷兩個弟弟妹妹打掃,也不叫他。

“媽,曉清和曉雷都參加大掃除,我這個當哥哥的不參加,不像話,還是我來打掃吧!”江曉白說道。

王秀菊道:“這個家,你最辛苦了,你是做大事的,不需要做這些小事,曉清和曉雷要多鍛鍊鍛鍊,你就別管了。”

江曉白笑道:“這麼多屋子,他們兩個哪裡打掃的過來?”

王秀菊道:“屋裡我和你爸平時都收拾的乾淨,也沒多少要打掃的,只不過過年前要搞搞衛生,讓他們兩個隨便搞搞都行。”

說完“哼”了一聲:“還真指望他們兩個把屋掃乾淨啊!”

江曉白不由的笑了,媽是個明白人,心裡啥都明白,所謂的搞大掃除,也不過是教育弟弟妹妹的一種方式。

“那行吧,聽您的!”

江曉白笑著說道。

王秀菊滿意的點頭:“如果你沒事,就等會兒去找你譚叔,請他幫忙寫幾副對聯。”

在農村過年,貼春聯是家家戶戶重要的一件事。紅紅的春聯貼在大門口,又喜慶又吉祥。

貼春聯,才有過年的氛圍。

而江灣人過年的春聯,基本上都是譚木匠寫的。

沒辦法,他那一筆好字實在有賣相。

鄉里鄉親的,找譚木匠寫對聯也不用給錢,大多是村民們自己買了紅紙,然後拿到譚木匠家裡,讓譚木匠裁剪後寫的。

當然,拿點自家種的青菜,或者做的餈粑、醪糟之類的也是經常的。

這些東西雖然不值什麼錢,一家拿的也不會太多。但架不住找譚木匠寫春聯的人多,總的下來譚木匠家收到的各種“年貨”通常不少,他家不用像別的人家一樣打餈粑、做醪糟等,一樣有得吃的。

江曉白家,以往也是找譚木匠寫春聯。

聽老媽這麼說,江曉白一陣恍惚。

“媽,我知道了,一會兒就去找譚叔寫春聯。”

雖然重生後,他的字也寫得不差,但比起譚木匠的字來說,還是大大不如。

王秀菊道:“今年不比往年,家裡的門多,你譚叔估計要寫好一陣子,你去的時候拿條好煙,拿瓶好酒去。”

在農村裡過年貼春聯,家裡條件差的,就大門上貼一幅就可以了,但如果家境寬裕,基本上家裡所有的門上和柱頭上都會貼上一幅。

江曉白家的房門和柱頭,一共可不少。

上次江曉清整學酒的時候,所有房門的對聯就是譚木匠寫的,寫得他胳膊都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