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白等人回到家,從地下車庫走到場壩裡,就看見場壩裡今天有許多人。

都是老熟人。

大伯江海天、三叔江海洋以及堂哥江曉吉和江曉舟,還有胡長軍、胡長兵兄弟,以及陳遠昌、陳遠盛兄弟。

他們正圍繞著一口巨大的石臼,賣力的幹活。

“粑粑,大爺爺他們在做什麼呀?”

江珊見這麼多人都在,詫異的問道。

江曉白看了看,就明白。

不過他沒直接說,道:“你過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呀!”

江珊答應一聲,立即朝人堆裡跑去。

近了之後,她才看見那裡有一個大石臼,是用一塊大的石頭雕刻而成的,中間是一個深深的凹槽。

這個東西,在青州叫兌窩。

在石臼旁邊,放著一些木製的工具,如長杆、木勺和木籃子。這些工具已經使用了幾十年,表面光滑,散發出淡淡的木香。

另外,還有擺著一個盛了半盆糯米粉的木盆。

與石臼相連的,是一隻用來舀糯米的長杆木槌,如同一個蹺蹺板一樣,帶錘子的一頭正對著石臼上的凹槽。

江曉吉等人踩動“蹺蹺板”的一頭,長杆木槌就在石臼裡來回猛地一上一下地搗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石臼裡,糯米和水混合在一起,一陣陣白煙從石臼裡冒出,瀰漫在周圍的空氣中。

他們的動作非常嫻熟,有人搗兌,有人用木勺子把濺出的糯米推回到中央,有人則用竹製的籃子將糯米粉從石臼中舀出來,然後放到旁邊的木盆裡。

他們默契配合,毫不拖泥帶水。

陳遠昌等人也看見了江曉白他們回來,一個個都笑著打招呼。

“曉白回來了!”

“今天回來的這麼早!”

“一會兒有餈粑吃了!”

“……”

江曉白也回應著他們。

“遠昌哥,又麻煩你們了!”

“長軍哥,來,抽根菸!”

“遠盛哥,辛苦了!”

“……”

在一旁,江海天、江海洋和江海波幾人圍坐在一個巨大的木盆旁邊,裡面裝滿了糯米粉和水。

江海天手持一把木槌,有節奏地敲打著糯米粉,槌頭敲擊麵糰的聲音清脆有力,讓人倍感舒暢。

江海波同樣耐心地拍打、揉捏著,他的動作很有規律,每一次拍打都有力,配合著自己的呼吸,手掌有節奏地落在麵糰上,讓麵糰逐漸變得柔軟起來,同時另一隻手不停地攪拌麵團,保證麵糰的均勻度,直到它們變得溼潤而黏稠。

江海洋一邊不斷地加入水,一邊不停地攪拌,直到麵糰變得又軟又滑。

趙德蓉和王秀菊則將打好的糯米粉面團揉成一個一個的小圓球。兩人都揉地很認真,以保證每個小圓球的大小和形狀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