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會議繼續。

江曉白一次次的重新整理了魯子建、龐大海和莫小琪的認知。

他們之前設計的建築要麼是磚木結構的,要麼是磚混結構的,而江曉白卻給他們講的是框剪結構。

所謂的磚木結構,是用磚牆、磚柱、木屋架作為主要承重結構的建築。這種結構建造簡單,材料容易準備,費用較低,像大多數農村的屋舍、廟宇就多用磚木結構。

磚混結構是當前住宅建設中建造量最大、採用最普遍的結構型別,是以磚牆或磚柱、鋼筋混凝土樓板和屋頂承重構件作為主要承重結構的建築。

什麼是框剪結構?

魯子建、龐大海和莫小琪,包括莊陛誠,他們聽都沒聽說過。

江曉白道:“磚混結構的建築層高上限也就是多層建築了,四到六層到頂了。而要突破樓房高度的限制,就要採用我說的框剪結構。”

“框剪結構,也就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

接下來,江曉白詳細的講解了什麼是框剪結構,什麼是剪力牆結構。

所謂的框架結構,是指以鋼筋混凝土澆搗成承重樑柱,再用預製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浮石、蛭石等輕質板材隔牆分戶裝配成而的。

而剪力牆其實就是現澆鋼筋混凝土牆,主要承受水平地震荷載,這樣的水平荷載對牆、柱產生一種水平剪下力。剪力牆結構由縱橫方向的牆體組成抗側向力體系,它的剛度很大,空間整體性好,房間內不外露梁、柱楞角,便於室內佈置,方便使用,也為裝修改造帶來了較大的方便。

框剪結構,則是吸取了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這兩種結構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效能和改造效能。

一番講述,魯子建等人都激動不已。

然而,這只是開始。

接下來,江曉白丟擲的一個個概念,簡直顛覆了四人對房子的理解,什麼兩室兩廳一廚一衛一陽臺,三室兩廳一廚兩衛兩陽臺,四室兩廳一廚兩衛三陽臺,這些戶型與當前流行的筒子樓只有客廳和臥室,少部分有廚房的設計理念大不相同。

還有江曉白提到的戶型方正、乾溼分割槽、動靜分離、南北通透、動線合理、私密性等等,也都讓四人驚歎不已。

原來房子還可以設計成這樣啊!

這樣的房子,就是想想都覺得好,真建造出來,那還不得瘋搶啊。

一整天的會議,魯子建四人都像小學生聽課一樣,貪婪的吸收那些先進理念和知識。

第二天,第三天依舊如此。

一連三天,江曉白講得嗓子都沙啞了,總算勉強把該講的內容講完了。

剩下的,就是魯子建他們的事了。

他只用等圖紙設計出來,再審查就行了。

但江曉白卻沒時間休息,接下來的一天,他又要面試老師。

第二天。

調料品廠大門右邊的房子,也就是以前培訓祝東峰等人的地方,老師們就集中在這裡面試。

一大早,這裡的屋外站著上百人等候,大多數是年輕教師,老人只有二十個。

“王老師,你也來了啊!”

“李老師你都來了,我還不是來看看。”

“哈哈……一起一起!”

“來這麼多人,我估計要淘汰一大半。”

“是啊,一個小學,能要多少老師?”

“我聽呂校長說求索小學還沒動工,怎麼現在就開始招老師了呢?”

“估計是先招著,我們還得回學校上一年的課。”

“嗯,多半是這樣。”

“你說,要是學校知道我們來應聘了,會不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