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江曉白提出以山城啤酒廠換大慶村辦廠,席正偉是最為反對的一個。

現在,對辦一次性打火機廠,他又是最為積極的一個。

甚至,他還萌生了去一次性打火機廠當廠長的想法。

聽了他的話,林大偉鄭重點頭:“席副縣長,你說得對,我也認為這個專案不僅是大慶村的希望,更是最快搞活建陽縣經濟的機會,全縣必須上下同心,把一次性打火機的產業做好!”

李剛、程行嘉和饒順清都重重點頭。

江曉白笑了笑,建陽縣的領導如此重視一次性打火機的發展,倒是讓他很高興的。

當即,他趁著幾位領導都在,說出了他對一次性打火機廠的建議。

“辦一次性打火機廠,並不需要修建廠房,最好的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

林大偉等人都詫異的看著他,席正偉更是直接問道:“你說不辦廠?”

他還想著去一次性打火機廠當廠長呢!

結果人家江曉白說不辦廠!

他的想法一下子就落空了!

江曉白道:“一次性打火機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產品,以家庭為單位生產零部件,最後由專人組裝,這樣既免去了建廠的土地、建築、機械等硬性成本,也省去了工人工資以及各種福利開支。”

這個說法並不源於他自己,而是後世就是這麼幹的。

事實證明,這樣幹非常有效果。

他說出來,只不過是借鑑了後世的經驗。

於是,他詳細的講解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做法和好處。

一次性打火機一共有28個零部件,每一個零部件都可以讓上百家庭單獨生產,單獨一個家庭專注於做一次性打火機的一個配件,這樣熟能生巧,技能實現專業化,不斷提高技藝水平,又能節約成本。

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經濟,沒有生產場所的限制,沒有生產時間的限制,沒有勞動環境的限制,只要生產出來的產品合格,就能賣成錢。

是典型的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一個家庭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會自覺的積極生產。

為了生產出來的產品更具有競爭力,會嚴格把控生產成本,杜絕了浪費。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是用市場的機制管理產品質量,一旦誰家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次品多,今後他的產品就不會有組裝打火機的下游購買了,相當於自絕生路。

總之,這是一種市場行為,由市場代替管理。

最後,這些零部件生產出來後,由一些農戶收購,專門做組裝。

江曉白道:“也正是因為一次性打火機可以用這種方式生產,所以才能在大慶村那個地方做。”

林大國等人都不由的點頭,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的確與傳統意義上的辦廠不同,也更具有優勢。

只是,他們同時想到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