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丁修站保強。

不得不說,徐光頭不地道,吃像有點難看了。

上一部戲保強是虧著錢去拍他電影,事後票房大賣,沒給人包個紅包,人家保強厚道,也沒說啥。

現在囧繫有了第三部,徐光頭再次找上保強,和上次一樣,要求自降片酬,保強也沒推脫,答應了。

不但答應,還一分不要,把片酬入股,如果電影虧本,他也跟著一起虧。

怎麼看都算是厚道了。

結果徐光頭不幹,不給入股,只要求保強自降片酬。

其實像兩人這種情況,圈子裡還是比較常見的,一般大導演拍戲,在挑選小演員的時候,給的片酬都不是很多。

在導演看來,在我這拍戲,錢雖然少,但你出名的機會大。

我給你搭建舞臺,給你紅的機會,伱算是撿到大便宜了,還要什麼錢。

小演員也是這樣想的,機會難得,錢少點就少點,回頭戲紅了,有的是賺錢機會。

雙方達成很好的共識。

但現在保強和徐爭的問題是,保強並不是小演員,徐爭也不是大導演。

人家保強紅多少年了,國際影帝都拿了幾個,中生代演員,誰敢說演技比他厲害?

每年擺在王保強桌面的劇本能有一米高,根本不缺戲拍。

徐光頭呢,目前為止,就導演一部電影,泰囧票房雖然很高,但說到底積累不夠,離頂尖導演還有點距離,除非接下來電影他能證明自己。

也就是說,目前徐光頭的咖位還不到“小看”王保強的地步。

遇到這種情況,要麼就是打感情牌,你既然當人家保強是朋友,自然也不能讓人吃虧啊。

片酬少點沒關係,入點股,回頭電影上映賺錢了當補償。

不想讓人入股,那好,在商言商,該是多少片酬就是多少片酬,按照市場價來,大家誰都不欠誰。

徐光頭倒好,又當又立的。

不按市場價片酬給,也不讓入股,一副請你演是給你機會,不要不識抬舉的態度。

王保強繼續道:“劇本我看了,也找人分析了市場,港囧肯定是要賺的。”

“我承認,入股也是存了賺一筆的心思。”

“現在人家不讓賺,片酬也不按市場價來,自然是談崩了。”

“我不缺這點熱度,何必舔著臉去討好。”

“老黃也是自降片酬出演嗎?”丁修問了一個問題。

王保強無奈,這就是最近他和黃博聯絡比較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