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新聞需要排版,安排印刷時間,當天的事第二天並不一定能公佈出來。

網路媒體不一樣,丁修這邊剛打完老外,沒過兩小時網上就有影片和圖片傳播了。

“臥艹,潤哥這麼猛嗎,一招就把人打飛出去這麼遠?”

“誰說傳武不能打,這特麼何止是能打,人都昏死過去了。”

“哈哈哈,丁修那句求求你別死,笑死我了。”

“假的吧,這老外怕不是託。”

“丁修這是武打片拍多了,真把自己當武術高手了,買這種新聞炒作。”

“本人練習洪拳三年,可以作證,真正的武術打不出這種程度的威力,一眼假。”

“老子練習散打十年,你讓丁修過來試試,翔都給他打出來。”

有影片,有圖片,數十萬網友炸開鍋,討論話題量越來越大。

有人覺得丁修是在漲國人臉面,為他自豪,有人覺得是在炒作,老外是託。

在網友吵得水深火熱時,導演徐浩風第一個站出來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聲。

“真功夫是有的,沒見過不代表沒有,我和修哥是老相識了,拍逝去的武林我就見識過他的功夫,絕對的能打。”

“影片中他用的是八極拳功夫,老外看起來有點粗心大意,小瞧了他,說實話,被一招放倒一點不奇怪。”

第二個站出來的是趙紋卓。

“有幸和丁師傅交過手,被他一招打飛,和影片中的老外差不多,不同的是他當時收了勁,我只是岔氣。”

吳驚:“那些說假的,假不假的你親自試試不就知道了,別說我沒提醒伱們,去之前把保險買好。”

李連節:“普通人還是別去了,拍張藝某導演的英雄,我一天挨幾頓毒打。”

接二連三的知名人士下場,風向開始偏向丁修,曾經在北影廠門口混過的群演也開始講述起北影殺手的故事。

“說出來你們不信,那時候丁修還不出名,劇組遇到收保護費的小混混,他一個人一把刀,追著幾十個人砍。”

“從街頭砍到街尾,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眼皮不眨一下,最後西瓜刀砍斷三把。”

“那天,他一身的血全是別人的。”

“對對對,我當時也在現場,我是劇組副導演。”

“我作證,事情是真的,我是群演之一。”

“我也作證,當時我是被砍的,一刀砍在我屁股上,做手術的錢都省了。”

“我也是被砍的,砍在褲襠,做手術的錢也省了。”

關於丁修打職業拳擊的新聞愈演愈烈,隨著多個名人下場,幾百萬網友討論,最後成了傳武和搏擊的罵戰。

有練習拳擊的在網上叫囂,說要挑戰丁修。

沒收到丁修的回答,倒是收到一大推練傳武的回應,說是準時上門PK。

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個兩個,揚言要打丁修的拳館很多,大大小小几十個。

甚至職業拳擊手也說要挑戰八極拳。

傳武不甘示弱,火藥味十足,一一回應,時間都約好了。

沒過多久,體育總局那邊發出通告,強調非專業組織不準在公共場合私自比武,這是違法行為。

其中涉及到大量金額的話還會發展成賭博性質。

得虧餘海他們這次的比武是事先報備過的,不然所有人都要被批評教育。

不過出了這檔子事,以後想比武,審批環節只會更加嚴謹。

官方一錘定音並沒有讓這場罵戰平息,反而讓大家罵的更歡。

因為都知道打不起來,那就打嘴炮。

此刻,當事人丁修剛出車站,來到黃博老家。

一出站臺就看到路邊等待的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