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兵者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些是師藍聽張二鐵說的,雖然老樵夫的兒子回來了,可張二鐵每年還是會來祭拜,按他自己的說法,就是老喬給的送葬錢還足,做些事是應該的,不過要錢已經花了,退錢是決不可能的。
至於是不是就沒人知道了,畢竟當初同來送葬的幾人可是沒再來了。
當初來找師藍學武的那個小孩張靖已經十歲了,常年的農活與和平年代的豐衣足食讓他有了壯碩的身子。
他很恭敬朝木碑一拜:“師祖在上,請您保佑師傅平平安安。”
其父張二鐵看了,只是搖了搖頭。
“張叔。”背後傳來喬楊的聲音。
“嗯,今年來得晚了一些啊。”
“是張叔您早了。”
“今年收成好,一會要忙活的多,家裡娘們就催著先來搞定這邊的事。”
“是啊,收成好了,要是年年都這般就好了,那就真的天下太平了。”
“人心總是不足的,天下太平,大概也我們這類人才會期待吧。”
“哥哥。”小女娃奶聲奶氣的叫道。
還沒等張靖起身,小女娃就手腳並用努力爬到了他背上,見沒遭到抵抗,小女娃得寸進尺,直接騎到了脖子上。
“嘿嘿,哥哥,駕!”
“還是那麼調皮啊。”張靖無奈,握著小女娃的兩隻小腳腳站了起來,馱著她在四周奔跑起來,其手指所向既是前進方向。
“這倆娃關係真好,指不定將來我們還能成為親家呢,是吧,張叔?”喬楊妻陸盈笑著說道。
“好是好,只可惜我那龜兒子年齡大了些,等得晴兒也長大了,他也就老了。”
“不老不老,靖兒十歲,晴兒兩歲,相差不過十,即便再過二十年,也不過是芳年翹楚之時,屆時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在十里八鄉中也算是一段佳話,這般美事,張叔又何必拆這因緣呢。”
“弟妹說話好聽,我自是說不過你。但羊仔你要知道,我那龜兒子打小是以你為榜樣的,什麼將軍應當百戰死,不得功名死不歸,整天跟我叨叨叨的,我倒是不介意他去參軍,畢竟跟你老漢的徒弟學了些手腳功夫,也不會輕易沒了,再不濟又生一個罷了。”
張二鐵說的輕描淡寫,似乎真不在意似的,甚至還有幾分調侃的語氣,不過接下來的話倒是鄭重了幾分。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我們這類人啊,不從戰場上退下來,又怎能談嫁娶。都是過來人,羊仔,你應該更能明白,十年已足以讓人間換了模樣,一個人怎能讓親人平白等十年?所以啊,這件事就作罷,一切隨緣就好。”
喬楊摸著自己空空的袖管,眼角餘光瞥向了一旁矗立的兩座木碑,微微點頭:“也好,一切隨緣。”
“明白就好,行了,我也不礙著你們了,先行一步。秋高氣爽,該忙活咯。”
孩童的玩鬧聲依舊,卻不曾驚擾村落的炊煙,山下有人等著張二鐵回去。
“夫君。”陸盈輕聲細語,心疼的看著喬楊。
“我沒事。對也好,錯也罷,都過去了,我只希望以後能和你一起,靜靜的看著晴兒長大就好。”
“不止,我們還要白頭偕老。”
“好。”
陽光透過山邊的朝霞,照在了依偎在一起的兩人身上,也照在了木碑上,將上面的兩個名字逐漸照亮。
人世間的美好不過如此,兒時的相鬧,年輕的相依,中年的相偎,老年的相伴。
師藍不懂這美好,她只是覺得這一切看起來很心安,就好像在將軍府時,每天能無憂無慮的趴在窗臺看窗外雲捲雲舒。
師藍就這樣看著,看著喬晴兒一天天的長大,看到了她的可愛與乖順,看到了她開始有了煩惱,看到了她跟父母爭吵而後又哭著撲進母親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