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師藍(第1/2頁)
章節報錯
臨近中午,太陽高照,兩人才來到城門口。
老人指著城門的匾額,“丫頭,大林城,聽說過沒?”
見師藍沒有說話,老人搖搖頭,牽著她繼續往城內走去。
守城計程車兵有些懶散,久不經戰事,每日優哉遊哉,自然也提不起精神。
老樵夫,他們也是熟悉了,隔日總會進城一次,幾十年不變,今天再見自然也引不起關注,倒是他牽著的小女孩讓士兵多看了兩眼。
師藍其實已經處在愣神的狀態好久,路過很多村莊,見識了很多泥土房子,慢慢也就能接受了自己頭頂的小木屋並不是獨特的,可還是覺得小木屋是最好的,畢竟是大師兄造的。
可現在見到石頭房子後,師藍再次不知所措了,這些石頭房子更精緻,更特別,更好!而且有很多,多得看不到邊際,師藍都不知道從哪裡看起,只是東張西望,如果不是老人始終牽著她的手,大概不出一秒,她就會迷失在人海中了。
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老人一一拜訪了老主顧,即幾家大戶人家的後門管事,很快就把背上的乾柴跟賣掉了。
管事們看到小女孩後都覺得驚奇,其中一個還問這是從哪個人販子裡掏的這般精緻的小娃兒,老人也只當是玩笑,回應說辭也和對村民的一般,說是遠方親戚託照顧的侄女。
兜裡多了幾十個銅板,老人很高興,來回數了幾遍,合計著買了一串糖葫蘆也就一個銅板的事,老婆子應該也不會罵他,於是就自作主張給師藍買了一串。
師藍望著手中的糖葫蘆,同樣好奇,聽到老人說“吃呀”的時候,聯想起昨晚的飯菜,才明白是什麼,咬了一口,有些甜,然後便如喝水一般,咕嚕吞了下去。
老人一陣心疼,五分之一的銅板就這麼一口就沒了。
“不是這樣吃的。”老人語重心長,知道丫頭聽不懂,絞盡腦汁卻也想不出怎麼解釋,最後只好作罷,想著大戶人家的大小姐應該都是這樣吃的,才稍作安慰,領著丫頭,終於還是往衙門走去了。
衙門不遠,繞了幾個彎就到了。
“官老爺,小老頭來報個案。”老人恭敬的對守門的衙役鞠著躬。
“什麼事呀,又是哪家的貓狗丟了,還是哪幾戶掙田打起來了?”衙役一眼就大概看出老人是什麼貨色。
在他看來,這般恭敬而來的小老百姓,都是來求辦事的,不可能是什麼驚天命案的大案子。
老人猶豫了片刻,在衙役的催促下,才下了決心,“是這樣的,官老爺,小老頭昨日在山中砍柴的時候,撿到了這個小女娃。”
“門口進去左邊,去登記一下。”衙役沒聽完,揮揮手讓他們進去了。
“這算什麼事,養不起的還知道尋個人家,直接扔大山裡頭的,不是得了什麼毛病就是遭人記恨的。哎,看著挺水靈的,可惜了啊。”身後傳來了衙役細小的嘟噥聲。
走進衙門,聽著身後兩個衙役小聲說的話,老人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還好丫頭聽不懂。
“什麼名字?”
“回官老爺,小老頭叫喬田二。”
“何事要報?”
老人大致講了一遍山中遭遇,衙役點點頭,在簿上寫下了兩句話。
衙門比較冷清,來報案的也只有老人一個,所以老人離案臺比較近,探頭一瞥,便可看到衙役寫了什麼。
雖說他是一名樵夫,也沒上過私塾唸書,好在他媳婦是將軍府大大小姐的丫鬟,時常教他識字,這十幾個字他也算認得。
“開寶二年三月十五,樵夫喬田二於大林山見女童一名。”
不管老人說得怎麼天花亂墜,其實當天發生的事就那麼一句話。
“什麼名字,幾歲了,家在哪裡?”衙役對著師藍揚了揚頭,沒得到回應,有些不愉快的皺了眉頭。
老人趕忙賠笑,“回官老爺,這丫頭應是還沒到說話的年紀,小老頭昨兒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來回也只說了‘大師兄,小花籃’這兩個。”
師藍聽到這兩個名字,忽然高興起來,也跟著說了一遍。
“哦?就會說這兩句?聽口音不像這片地方的人,長得這般精緻,想來應是外地某些大幫大派的子女。好了,你先回吧,有訊息再通知你。如果一兩年內沒人找,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人找了,這年頭,走丟的女娃又有幾家來找回的?”
衙役最後寫下,“約二三歲,不識話語。”
“還有什麼事嗎?沒其他事就快離開吧。”衙役揮揮手。
“謝過官老爺,小老頭告退了。”老人也是明事理,鞠躬倒退出去,師藍也有模有樣的跟著學著。
出了衙門,老人感覺渾身輕鬆。
衙役沒有記下丫頭的樣貌特徵,應是不怎麼上心的了,本應該感到生氣,卻反而有些舒心,走起路來也輕快幾分。
不過衙役剛才有一句話,老人聽著特別不是滋味,低頭看著丫頭,心想這麼可愛怎麼會被拋棄呢,不過又想到丫頭身體的異樣,最終也只是嘆了口氣。
“走,丫頭,阿爺帶你去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