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類生命體!(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阿不扎比的聯合國第二次火星大會,持續了五天時間,吵了五天時間,結果並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各方利益有重大分歧,壓根談不攏。
唯一的共識是,各方要控制自己,儘可能不要在火星以及其他天體上發生武力衝突……
……
就在同一時間,霍克島的何瀟,收到了一份來自霍克島科學院的緊急報告。
他接過報告,開啟一看,結果讓他無比意外,也無比欣喜!
五臺公爵八號火星車其中的一臺,在火星北極附近的海洋裡,竟然發現了一種疑似有類似生命特徵的“微生物”!
根據傳送回來的資訊顯示,這可能是一種與藍星生物完全不一樣、生命力極強的“微生物”,它具有明顯的類生命特徵,並不是說它會動,或者說它有類似藍星生物的細胞結構。
而是說它能夠與外部環境產生物質交流!
是的,它能將火星海洋裡溶解的二氧化碳,變成氧氣!
碳元素,被它吸收了!
同樣的,它還會吸收水分。
類似光合作用,但好像又不是光合作用……
因為實驗表明,即便是在沒有陽光的地方,它也能夠進行這種反應,只不過效果要弱很多……
而且根據公爵八號火星車自帶的顯微鏡拍攝的照片,證明它並沒有類似藍星生物的細胞,與病毒結構也完全不同,而是由許多條狀粒子組成的!
這些條狀粒子,體積只有細胞的十分之一左右,長度一般為3微米,粗度不超過0.5微米……
最神奇的是,當溫度超過55度或者低於零下50度時。
這些條狀粒子會主動脫去所有水分,成為“乾屍”,不再有任何生命特徵,如同沙子或者碎木屑一般,但是倘若溫度回到50到55度以內,並且周邊有足夠的水分,它就會吸收水分,重新“復活”!
何瀟看到這一段描述,心中無比激動,因為已經確定,這確實是一種新的生命,與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地外生命,一方面,是因為藍星生命實在太孤獨了,在瀚海的宇宙中,似乎只有藍星一個星球孕育了生命,另一方面,人類自己對生物學的研究,長期停滯,無法獲得實質性的突破,如果能找到地外生命,分析它們的起源以及演化過程,或許對人類的生物學發展,會有意想不到的激發作用。
就何瀟自己來說,他之前關於超能力的研究,已經很長時間都限於停滯狀態,沒有辦法獲得新的進展,很顯然,應該是他編輯的詞條,方向性出現了問題,偏離現實過大,所以詞條難度可以說是無法完成的……
如果這一次在火星上發現的新生命,能夠給他靈感,給他一條真實的發展方向,或許他能夠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壽命方面的。
雖然他擁有詞條系統,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就能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但是壽命始終是一個問題。
他之前也嘗試過一些比如【長生果】【長生基因藥劑】,都因為沒有基礎沒有完成前置科技,導致難度特別高,高到根本沒有完成的可能性。
……
何瀟又想到一個問題,這種類生命,是原本火星上就存在的,還是因為自己用詞條改造火星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