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在月球開高達是什麼體驗?(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瀟親自駕駛著月宮二號登月艙,在月球霍克島基地精準著落,此時霍克島基地著落場已經進行了人工改造,鋪設了緩衝設施,可以讓航天器著落受到的衝擊力減緩,也因此能夠讓更重的航天器降落。
這一次的月宮二號登月艙,滿載情況下足足有72噸重,是當年阿波羅系統登月艙的5倍以上,所以單次載人數量也達到了12人,將登月人數從原先的18人,直接提升到了30人。
霍克島2次的登月人數,已經達到18人,超過了米國曆史6次登月12人……
即便米國的阿爾忒彌斯三號很快就要發射了,到時候能有4名宇航員登月,也反超不了。
何瀟穿上宇航服,第一個開啟艙門,成為了藍星曆史上第19位登上月球表面的人類,對他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冒險行為。
他的詞條能力,可以測試每一個航天器的可靠性,比如編一個檢測出故障的詞條,透過對比閱讀人數要求的變化,來判斷航天器的可靠性,以及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比人工檢測還要準確,這也是霍克島火箭發射成功率極高的原因。
茫茫太空,高聳的環形山,荒涼又凹凸不平的月面,親眼所見,著實震撼。
當然,他肯定要試試冒險者一號機,在其他宇航員的協助下,他成功進入了冒險者一號機的內艙。
由於運載能力有限,冒險者一號機的體型並不是很大,遠沒有幻想作品裡幾十米的高度,它站立高度只有八米,體型稍微有點胖,體重28噸。
主體採用的並非鋼鐵或者鈦合金,而是航天器常用材料的高強度鋁鋰合金和碳纖維材料,主要也是為了減輕重量,一方面可以減少發射成本,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其擁有更強的運動能力。
從某種意義來講,其實冒險者一號機也可以算是一個載人航天器,他內部自帶供養系統,能夠隔絕輻射和保持恆定溫度。
主要動力是目前霍克島四臺引進扶桑技術升級改造的最先進的氫氧發動機,總計有950馬力,比藍星上同噸位的坦克略高,不過由於月球的引力,它的運動能力絕非笨重的坦克可比!
何瀟戴上應用了腦機介面技術的頭盔,開始控制冒險者一號在月球上行走。
一開始並不熟練,由於小孩學走路一樣,若不是冒險者一號機自帶平衡系統,估計要跌到好幾次,不過很快他就掌握了操控技巧。
就是他自己在大腦裡想象自己做什麼動作,冒險者一號機就會接收到的大腦訊號,做出同樣的動作,它甚至會對這些大腦訊號進行評估最佳化,做出更標準更流暢的動作。
在月球上開高達是什麼體驗?
一個字,爽死了!
為了減少對月面的壓強,冒險者一號機的腳掌做得特別大,超過1.5米,看起來非常震撼。
特別是它奔跑和跳躍的時候……
由於月球的引力特別小,所以它能夠跑出60碼的速度,還能夠跳出6米的高度……
一個28噸的大怪物,擁有這麼強的運動能力,可實在太瘋狂了,在藍星上是絕對做不到的。
當然其關鍵部位使用的高強度碳纖維材料,也是關鍵,這是一種系統推演出來的高技術材料,當然,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根據霍克島航天碳纖維材料改進升級的……
鋁鋰合金也是使用特殊的工藝,比一般航天鋁鋰合金強度還要高30%,這也是系統推演出來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