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等我們一會兒,這太重了,先喘口氣,喘口氣我再過去看……!”

蕭清見兩人累的小臉通紅,滿頭大汗的靠著揹簍躺在石頭上,有上氣沒接下氣的,再看她們揹簍裡裝滿了的石榴和冬棗,還有幾個青蛋子的梨子,怪不得常言說的好:旱棗,澇梨,水柿子。

那石榴和梨子乾巴巴的,又小,可那冬棗呢,顆顆肉厚,十分喜人。

蕭清把面前的一片茱萸摘完,背上竹簍往遠處走兩步,沒打擾兩人歇息,繼續摘茱萸果子。

秦氏見蕭清在摘茱萸果,她坐了起來:“娘,這些果子賣不出去,咱們家屋裡還曬了許多幹果呢,村裡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東西,吃起來還不如野菜味道好,很多人寧願餓肚子也不吃她,娘,你摘這個做啥?”

蕭清雖然累的滿頭汗,仍是笑著說:“摘回家拿去賣啊!”

秦氏笑了,勸著:“娘,你別費那功夫了,縣裡沒人會要,縣裡好多酒樓客棧裡都有,這東西不好賣,也賣不出去的,不然這些山茱萸也不會爛在山上沒人摘!”

蕭清沒有停下手裡的活:“我明天去縣城裡試試,不行再說!”

她知道,茱萸在古代,大戶人家就用它燻屋子,防蚊蟲,只有酒肆和客棧的掌櫃願意要它,偶爾放幾顆到肉裡去去腥味和羶味,但需求也不多,茱萸的味道做不出辣椒霸道的味道,但配合辣椒做菜才是正宗的辣。

想到剛才秦氏說家裡有茱萸,她問:“園園娘,家裡有多少茱萸果?都是曬乾的嗎?”

秦氏嗯了聲,想了想說:“有不少,還有兩鬥多。”

那兩鬥茱萸果是留著他們大人餓肚子時吃的,野菜被娘一人吃了,分給孩子們夠少了,他們幾個大人就忍著,太餓的時候拿幾顆擋餓,但每次吃完嘴裡都是苦的,這些娘都不知道,可沒想到娘竟然連瑤山縣最盛產的茱萸果也不知道,娘來的這些年,對她們山裡地裡啥都不清楚。

“好,那我不摘了,大半竹簍差不多了。”蕭清說。

秦氏看到娘不摘茱萸了,心裡安了,這麼多的茱萸,她們要吃到什麼時候,想到那茱萸的味道,嘴裡不禁的犯苦味。

蕭清背上竹簍,很沉,壓得她差點沒背起來:“走吧,咱們回家再歇著!”

喬玉見娘走近,她坐起來,又見自己摘的冬棗和石榴很少,低頭嘟著嘴:“娘,玉兒沒用,只能摘這麼多棗和石榴。”

蕭清提上她的竹簍,然後挎在自己胳膊上,雖然她身上這些已經超重了,但她不想讓這麼瘦小的姑娘背,咬咬牙堅持著:“沒事,我們回家說。”

喬玉見娘背了兩個竹簍,娘哪裡背過這麼重的東西,擔心娘受不住。

“娘,我來吧,你背兩個太重了,給我吧!”喬玉說著,就要接過蕭清肩上的竹簍。

蕭清指著秦氏:“你去幫你嫂子,她那一簍太重了,下山時,你們要當心些,路滑又陡,別摔了。”

秦氏這兩日習慣娘對她們的好,她也不攔著娘,娘累了會坐下來休息:“好嘞,娘,你也當心!”

蕭清低下頭沒再說話,背一個,挎一個竹簍往山下走,她沒力氣說話了。

這一路走回來比上山累多了,腿腳不僅發軟,她還差點又累暈過去,要不是這兩天吃的有點營養,怕和原主一樣,又坐在石頭上死了。

三人走回家時,蕭清坐在院子了的小板凳上就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