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人才真多(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守仁。
林徉對於這個姓名並不陌生,這可是一位聖人,對方的心學在程朱理學之後開創一大流派。
明朝中後期的內閣,王守仁門下弟子更是扎堆一般往裡進。
在人性善和人性惡的儒學和理學當中,王守仁提出了人性無的觀點,當真是開宗立派的聖人。
看來武朝和林徉熟知的那些朝代也不是沒有半點聯絡。
林徉躬身到底:“小子林徉。”
陳元一手握住林徉的手,一手握住王守仁的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本官用人不淑,讓牛犇兩兄弟掏空了府衙。今日有二人成為我的左膀右臂,本官之幸事也。”
王守仁衝陳元拱手:“陳大人大才,猶如天助,即使沒有我二人來幫你,也會有貴人相助。”
林徉也學著王守仁:“王老說的對。”
雲州城雖小,五臟俱全,陳元是雲州知府,任職不用上報,可直接任職。
他馬上寫好林徉和王守仁的委任狀,蓋上官印之後,兩人正式成為雲州府的捕頭和師爺。
雲州府的官服很得體,一尺多高的黑帽,袍子大部分為淺藍色,衣領處為深紅。
配的則是常見的牛尾刀,木質刀鞘打磨的十分光滑,上面有黃銅花紋,看起來褶褶發光。
裡面的刀倒是厲害,上面遍佈滿鐵鏽,若是砍中了人不用當場砍死,那人也會因為得了破傷風而死。
雲州府當下有兩個主要任務,一是招幾個衙役,此事由林徉負責。
牛二兄弟帶了一大批人入羊角山為寇,以二人的脾氣秉性,必然會對雲州城的百姓報復。
雲州城的廂軍都是老友婦孺,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王守仁也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收稅。
這幾年交戰,朝廷什麼都缺,各種稅高達百種。
雲州府其實是雲州縣,但縣城收稅只有各府的一半。
也不知道是哪位大聰明提出來的,武朝境內所有縣升府,府升州。
各縣府所交稅是之前的一倍,雲州城要上交10萬兩銀子,1萬石糧草。
朝廷明確下了命令,稅收不可缺斤短兩,哪家不交稅哪家死,哪個知府搞不出來,哪個知府人頭落地。
林徉與王守仁從書房出來,皆是愁眉不展。
王守仁率先開口:“雲州縣不足萬戶,十八子巷的布商多有人脈,從他們手中摳不出來銀子。”
“至於糧草更是難上加難,連綿征戰,各種說不上名字的稅,百姓苦矣。”
王守仁的話很落寞,表情卻不憂愁,在盯著林徉。
林徉卻愁眉不展:“稅好弄,銀子可以自己賺,不夠就補上。糧食更不難,要看種子。招人卻難。”
王守仁欣慰的點了點下巴:“哦?鄙人不才,公子能一年賺到十萬貫?又有高產的種子?”
林徉的記憶中出現過番薯,城外有很多無人問津的番薯,此時的人還不知道此物能吃。
林徉胸有成竹:“先生的事好做,我的就難了。人好招,忠心之人難遇。”
王守仁與林徉並肩走:“人心無外乎六情七欲,救人於危難之中,難免農夫與蛇。”
“想要人心屈服,便要從一開始定下主僕規矩,不可處於平等的位置,此乃驅人之道。”
林徉身子一震,很多不解的地方豁然開朗。
他是救了一牢的人,卻不是處於平等的位置。或許有人會記住這份情誼,但李夢周孟良這種心懷不軌的小人,不會有半點感激。
林徉脫口而出三個字:“賣身契。”
王守仁眼睛彎成月牙:“善。”
武朝的賣身契極為苛刻,終身為家奴,根本沒有贖身一說。沒有任何自主選擇權利,要完全聽從主家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