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山村裡一下子這麼多貴客臨門,村裡的父老鄉親們自不必多說,那都是男女老少齊上陣、齊動手,有住房的貢獻住房,有人手的貢獻人手,大家齊出力熱情地接待各路來客。

自然各路嘉賓帶來的賀禮也不在少數,這一陣子可也忙壞了呂淵、王玉柱二位管賬房的先生。

宮城珏再度見著那高玲,就拉著宮城朵的手往後直躲,宮城朵不知何故,就追問道:“哥哥,怎麼了你?”

宮城珏小聲地說:“那個叫做高玲的小姑娘刁蠻得很,最好離她遠點。”

宮城朵不解地問:“那個高玲?我怎麼不認識呢?”就好奇地向對面人群裡張望,剛好一個長相乖巧的小姑娘一眼認出對面的宮城珏來,就拼命地向他招手,這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高玲。

“咦?哥哥何時識得這麼標緻的一個妹妹,快快說來聽聽。”宮城朵好奇道。

宮城珏哪裡肯理會,頭也不回地匆匆離去。

“喂!哥哥!哥哥!等等我!等等我!”宮城朵轉頭見宮城珏一瞬間走出老遠,不免著急追趕過去。

高玲見那宮城珏並不曾理會於她,扭頭就走,又看見一個漂亮的姑娘口口聲聲喊著“哥哥”緊緊跟在他身後追過去,不由得歪著頭呆想:“哥哥?!”

“好了!好了!走了!走了!還站在那裡發什麼呆?”一旁傳來高紅生催促的聲音。

9月29日,二位陌生人來到小石頭村,送來一擔金銀厚禮,將禮貼交付完畢,未作片刻逗留,悄然離去。

並無人識得這二人是誰,呂淵心下詫異,翻看禮簙記下的是:“賀黃金百兩。桃花散人。”呂淵見禮金甚重,就趕緊追趕出來,卻哪裡還見得著那二人的蹤影,又忙問身邊近處人等,可曾看見剛才那兩個客人去往了何處?

眾人都搖頭說不曾看見。正疑惑間,卻有兩個在一旁玩耍的頑童說:“那兩個叔叔往村南邊去了。”

呂淵心頭一震,忽然似有所悟,撒腿向著村南邊狂奔,一口氣來到了小南河邊,卻見一艘小漁船已然離岸駛入河心,船上載有二人,正是剛才那二位陌生來客。

呂淵揮舞手臂高喊:“貴客留步!”

那二人似乎望見了呂淵站在河邊,就也伸出手來向呂淵揮舞示意,那船卻不作絲毫停留,徑直向對岸駛去。

呂淵心裡明瞭,這兩個人即是從村南而來,卻又非村南之人,那所來之處就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大峽谷!

呂淵將這事單獨與溫一楠講過,溫一楠心中默唸:“桃花散(三)人。”就想起了趙江溪、李遷、張進去往大峽谷桃花山莊的三人來。

於是,溫一楠對呂淵說:“我記下了,此事不要再對外言講就是。”

9月30日,比高唐王爺還要尊貴不止的貴客終於光臨,那就是貴為天子的當今聖上方書雲。

隨行而來的還有其餘各路王爺將相等朝廷重臣,其中就有:遼州王潘文才、海州王楊炳章、西山州王魏紅巖以及丞相許文軍、錦衣衛統領肖瑾等。

這一下小石頭村可真就有好戲看了,真可謂上有天子、下有草民、三教九流、志士仁人齊聚一堂,好不熱鬧。小小山村一時間成為了中土之上帝王將相、王孫貴族、武林豪傑、江湖志士的集結之地。

這訊息不脛而走,傳遍大江南北,一時成為普天之下的美談。

皇上駕到,豈可怠慢,大家緊急商議了一番,決定將議事堂重新修葺一番,作為行宮安排皇上住下,又臨時用幾十個大帳篷連線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棚子,用作喜宴廳。

清和三年十月初一日十一時,婚禮正式舉行,丞相許文軍親做證婚人。午時正,婚宴正式開始,新朝皇帝方書雲坐西朝東居中而坐,兩廂裡依次分賓主落座,偌大的大棚子裡貴賓滿座,盡情言歡。

宮城珏選了一個緊靠門邊僻靜的地方,拉著宮城朵剛剛坐穩,一位頜下三縷鬚髯的老者攜著一個妙齡少女跨進門來,正是高紅生、高玲父女二人。

那高玲一眼瞥見宮城珏身旁上首座位空著,就拉著父親的手過來,自己緊挨著宮城珏坐下,轉頭衝著宮城珏莞爾一笑道:“哥哥!真是好巧啊,怎麼就又在這兒遇上了呢?”

宮城珏紅著臉訕訕笑道:“妹妹好,確實是巧,確實是巧。”

話音未落,門外又進來二人,卻是涪燕山二醉仙何步高、何步紹兄弟兩人,對著高紅生抱拳道聲:“幸會!幸會!”就又緊挨著高紅生依次入座。

這時候,只聽西山州王魏紅巖半認真半開玩笑道:“聽說小石頭村有個規矩,凡進村者不得隨身攜帶利器,須上繳方可進入,入鄉隨俗,我看各位不如先把身上的傢伙事兒交出來吧。”

龔昭笑答:“哈哈,那都是老規矩了,過去賊寇猖獗,不得不防啊!如今仰仗聖上英明,治理有方,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就用不著這些嘍!”

妙手神醫張洪略老先生顫巍巍道:“既然是天下太平,我看大傢伙今後實在是沒有必要再舞刀弄槍的了。”

“是啊,我認為兵可以強,這民還是安分一些得好。”錦衣衛統領肖瑾道。

方書雲擺擺手,開口道:“兵不可不強,民也不可弱啊。只是何謂之強,何謂之弱呢?其實兵強在道不在勢,民強在心不在身。”

眾人聽了這話都心下暗自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