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潘文才巧施攻城計 王柏松自刎朝都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來,方書雲按照潘文才的計策,在那幾十個傳令兵中事先安插了四個向來機智果敢計程車兵,改換了百姓的服裝,當朝都城內官兵打扮的百姓趕著馬車、推著小車來裝糧食的時候,由其他傳令兵掩護著趁亂混入了裝運糧食的車隊之中。
由於出城計程車兵都是從各處臨時選來的老弱殘兵,互相併不十分熟識,就這樣四個人隨著車隊神不知鬼不覺的混入了城中。
四人進城後,沒有在東城門多做逗留,立即尋機溜走,找了一個僻靜的小旅店住下,待到深夜,輕輕離開旅店,徑直奔西城門而來。城裡士兵都忙著分發糧食,哪裡顧得上他事。
正如潘文才所料,果然,今晚的西城門不同於東城門戒備森嚴,城門下只有四個哨兵抱著長槍站立兩邊,昏昏欲睡。其他守衛則更是在城樓裡或城牆之上酣然入夢。
城門樓高處倒有兩個哨兵,來回走動著,執行警戒。夜色中,只見兩個哨兵時不時湊到一處聊上幾句。
在夜幕掩護下,四個義軍士兵輕易地躲過了城頭上哨兵的耳目,偷偷摸到了城門底下,四人一齊動手,一人一個,乾淨利落地解決掉了四個哨兵,開啟了城門,砍斷了吊橋繩索,吊橋“呼啦”一聲落了下來。
早在西城門外草叢中埋伏的百十個傳令兵迅速衝入城內,並點燃煙火。待到那城牆上的守軍反應過來,再做抵抗,哪裡還來得及。
靠著夜色掩護,早已等候在城外稍遠處的遼州義軍潘文才部見到煙火訊號,萬馬奔騰,一擁而上,一眨眼功夫就衝到了西城門下。
西城門宣告失守,起義大軍進入城內,城中守軍倉促應戰,哪裡抵擋得住,不多時,其他城門亦被義軍裡應外合,相繼攻陷。
方書雲及海州義軍楊炳章部由東城門殺入,冀南義軍頭領劉翼州部由南城門殺入,西山州義軍吳紅巖部由北城門殺入。
天將亮時,幾路大軍會師於朝都皇宮大殿前,守城將領王柏松苦戰了一夜,戰袍染紅,被義軍團團圍住。
方書雲對著王柏松大聲勸道:“將軍,當朝皇上昏庸無道,朝中官吏貪汙腐敗,欺上瞞下,致使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我起義軍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是為天下人謀盛世太平。素聞王將軍愛民惜民,為官清廉,一身正氣,與那些狗官不同,如今將軍何不順應大勢,棄暗投明!”
王柏松仗劍高喝義軍不要上前,方書雲示意眾將士退後幾步。
此時,東方破曉,一輪血紅色的太陽噴薄而出。
王柏松遙望冉冉升起的朝陽長嘆一聲,又倒身向南方拜了幾拜,隨著一聲:“婉雲我來也!”眼中淌下幾滴淚來,橫劍自刎。
方書雲見狀不由也望空慨嘆,連呼可惜,命以朝中禮儀厚葬王柏松。
每天早晨,有的人滿懷著希望去迎接嶄新的一天,有的人卻情願回到夢裡去。
黃朝紀元969年4月29日,方書雲在眾路義軍擁戴下於朝都稱帝,建立新王朝,號王朝皇帝。建新曆為:王朝清和元年4月29日。王朝疆域西接西陲,含北郡和東海諸州郡。
原黃朝皇帝趙江溪則退守江南,定都潮遠,以江淮為界,中土由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方書雲於北方稱帝后,深知百姓的艱辛苦痛,因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命令各州郡開倉放糧、賙濟百姓,後又頒佈詔書大赦天下。
所有起義將士也皆有封賞,其中:敕封潘文才為遼州王,劉翼州為冀南王,楊炳章為海州王,吳紅巖為西山州王。
這一夜,慶功宴後,方書雲獨坐金鑾殿內,從衣襟裡取出一物,陷入沉思,那一物卻是半枚銅幣,正好與溫一楠的合成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