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宛寧蝸居江南,但她有一位十分關注政事的兄長,知曉五年前攝政王的生父誠王闔府被歹人所殺。

先帝為緝拿真兇,懸賞十萬兩白銀。

沒了父母照拂,顧宛寧彷彿能想象得到,一個尚且瘦弱的姐姐要帶著弟弟一同逃亡,該是吃了多少苦頭。

這一刻,於顧宛寧眼中,攝政王不復高高在上的模樣,而是似尋常人一般,有喜怒哀樂,愛恨嗔痴。

她有些心疼攝政王。

看似什麼都有的攝政王,偏父母早亡,與姐姐相依為命,也有些可憐。

“說到五年前,倒也有一樁事令我記憶尤新。”

攝政王心頭一熱,“哦,是什麼事。”

顧宛寧遂道:“五年前的時候,江南發了水災,顧家曾在外施粥,我於施粥之際遇到了個模樣清秀的乞丐,心生憐惜,便收留了那乞丐。”

顧宛寧當年確是為色所惑。

畢竟乞丐多了去了,她怎麼不去收留別人呢?

對於這一點,攝政王有些引以為豪。

“模樣清秀,是怎麼個清秀法呢?”攝政王歪頭問道。

顧宛寧細細回想,有些不太記得了,不過有一點,“他有一雙與你神似的雙眼,但也不太同。”

“那個小乞兒目光更溫和一些,或許是連年的逃荒生活使得他頗有些誠惶誠恐,別人對他好一點兒,他就感動的不得了。”

“至於王爺嘛,王爺的目光炯炯有神,帶著懾人的威力,令人莫敢直視。”

“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小乞兒不告而別,也不知他如今過得怎麼樣。”

人海茫茫,有些人一去,便是一輩子也見不到。

攝政王的雙眼有些濡溼。

五年前,他十四歲。

五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

他被仇恨折磨著內心,在無聲的硝煙中廝殺,早不復五年前初出茅廬時的稚嫩。

更何況,那時的他,因被通緝的緣故,刻意醜化了自己,且時常低著一張頭,自卑而又敏感。

她認不出他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所幸,她記得他。

想著從前,再想著如今,攝政王深深滿足於如今所擁有的一切。

可以與她坐在一處,聊天喝茶,是他上輩子不敢想象的事情。

“那小乞兒能遇到阿寧,也是他的幸運。”攝政王喟嘆一聲,“想來他如今過得應是不錯吧。”

顧宛寧道:“希望如此。”

過往之事終究不可追憶,顧宛寧尋思起了當下。

攝政王有求,她也想盡力替恩人達成心中願望。

“蘇娘子不知蘇昭父親的身份,但我知道,這些年她一直在等著那人過來尋她,給她一個交代。”顧宛寧道,“便為著從前的那些情分,我也該告訴蘇娘子實情,解開她的心結。”

“但蘇娘子與蘇昭母子相依為命多年,她願不願意將兒子交給皇后,便不得而知了。”

“王爺會強迫蘇娘子嗎?”

她也是一個母親,也曾骨肉分離,最是知曉其中的痛苦。

攝政王道:“我向你保證,會考慮到蘇娘子母子的要求,換言之,後宮女人頗多,姐姐想要抱養孩子,有很多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