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回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攝政王登門,顧家一眾人深感蓬蓽生輝。
又因攝政王的緣故,救顧宛寧於水火之中,顧夫人以及顧宛寧上頭的三位兄長對攝政王頗為推崇。
顧老爺存著逢迎攝政王的心思,於是殷切十分。
攝政王一點兒都不拿捏王爺的架子,待顧夫人尤其親善,“今日宛寧妹妹回府,合該先安置下來。”
他捧了一杯茶盞,“我既與顧兄結為異姓兄弟,顧家的父母雙親便也是我的雙親。”
在外手握生殺大權的攝政王眼下驀然睫毛微顫,“伯母,您與伯父應是不會嫌棄於我罷。”
顧夫人心中驀的一軟,自是想到了這位攝政王的身世,他雖位高權重,卻也父母雙亡,還曾流落在外兩年。
“當然不會。”顧夫人慈愛的看向攝政王,“王爺是我們顧家的大恩人,往後王爺但凡需要用到我們顧家,知會一聲就是。”
攝政王則道:“伯父伯母亦是一樣,往後便拿著我當親兒子看待,有事吩咐我便是。”
這樣平易近人的攝政王是顧家人沒有預料到的,待攝政王殷勤之際更多了幾分真心喜愛。
至於顧老爺,因有攝政王做後盾,那些子因得罪蘇家與晉王妃而生出的惶恐不安也拋之腦後。
無論如何,晉王與攝政王,顧家總是佔了一頭。
做蘇家的姻親,哪裡有做攝政王的“伯父”好呢?
即便是往後晉王妃與蘇家要為難顧家,攝政王能不出手相幫?
就這樣,在別家眼中絕對算不得好事的女兒休夫,於顧家人眼中卻是好事一樁。
顧夫人便不說了,早在上一回聽女兒一番訴苦之後,她便幫女兒籌謀著與蘇家割裂,而今女兒逃離火海,她只有高興的份。
顧老爺是商戶,重規矩大不過重利益,更不會對顧宛寧有微詞。
沒一會兒,顧宛寧在幾位嫂嫂的幫襯下安置好了一切,便到了外間。
她不過剛進了內室裡,攝政王灼熱的目光便看了過來,竟讓顧宛寧有些無所適從。
“宛寧妹妹都安置妥當了?”攝政王率先問道。
顧宛寧走進前來,分別拜見父親、母親與幾位胞兄,以及攝政王,然後回道:“都安置妥當了,謝過王爺關心。”
“本王說過,本王拿你當小妹看待,你與本王無須客氣,謝謝便不必要了,本王照拂自己的親妹子,天經地義。”
顧宛寧卻抬眸,會心一笑道:“王爺義薄雲天,您人好心善,您施恩於我,可以說不要我的謝謝,我作為受了恩惠的人,卻不能不謝王爺。”
攝政王沉湎於她如春風一般溫柔的微笑中,眼中晦澀難明。
上一世的時候,他作為她撿回來的小乞兒,也經常見到她這般美好又令人心動的微笑。
在國都孤軍奮戰、圍繞在陰謀詭計中的四年,他亦是時常懷念。
且以此為寄託,總是告訴自己,再忍一忍,等他事成之後,便能再見到她。
他日以夜繼,終究成事,卻只在暗處匆匆瞧了她一眼。
他以為他們會有很多很多個以後,但他忘了,他什麼都沒有說,顧宛寧又憑什麼要等著自己。
彼時他為攝政王,雖權勢滔天,卻從來沒有過以權壓人的想法。
那個時候她有夫有女,他以為她是開心的,他不捨得殘忍的掠奪她平凡的小幸福。
卻不料,那一眼竟是最後一眼,再相見,天人永隔。
這份遺憾於是成了永久。
此後數年,他夜裡再未入眠。
替顧家翻案不過三年,他便因病逝世。
世人皆替他遺憾,如此大權在握之人,偏偏命短,離世之時沒有妻兒,孑然一身。
他卻感到慶幸,這一生,他已替父母報了仇,便可以去地下找她了。
熟料再睜開眼的時候,竟然回到了五年前。
這個時候,顧宛寧雖已嫁人,但還活著。
活著便好,活著便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