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她還親自給蘇三郎燉了雞湯,味道鮮美異常。

養傷小半個月,蘇三郎整個人都胖了。

府上人都說,三少夫人既心善又賢惠,雖然三少爺養外室的事情沒過去多久,但三少夫人一聽著三少爺受傷,便極盡殷勤的照顧三少爺。

這般話一傳十、十傳百,便都知道顧宛寧賢惠大方,堪為婦人之典範。

便連蘇三郎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世道原就是以夫為天,顧宛寧也是不例外的。

想來先前他為彌補錯誤,百般獻殷勤,顧宛寧應是就已心軟原諒了他,只是礙著面子,嘴硬心軟。

又因今日這一切得來不易,於是蘇三郎只覺得格外的滿足,這種滿足感不亞於昔日裡他年紀輕輕便考中秀才那一日。

他望著顧宛寧秀巧的眉眼,江南第一美人不是全然靠金錢堆積出來的,恰好相反,顧宛寧渾身沒有一點點商戶出身的銅臭味,她身姿窈窕秀麗,淺笑嫣然間反而透著一股書卷氣,偶爾盛裝打扮又覺媚骨天成。

昔日國朝書香世家出身的大畫師李放曾下江南,偶遇彼時外出遊玩的顧宛寧,驚為天人,為顧宛寧畫像之後,自此封筆。

顧宛寧之美名也是由此而傳了出來。

不過令世人遺憾的是,顧家嫡女自來居於深閨,輕易不見外人。

他因兩家之關係近水樓臺用上不得檯面的法子採了這朵嬌花,又因當日所出之意外耿耿於懷數年,未曾動過她一次,如今想來倒是有些可惜。

既有了想法,每逢顧宛寧親近,他望著她白皙的脖頸,油然而生一股慾望。

她本就屬於自己。

蘇三郎這般想的時候,便抓住了顧宛寧的手,欲趁勢將人攏在自己懷中。

顧宛寧嬌羞的低下頭,似有些予取予奪的意味,又不知想到了什麼,突然搖了搖頭,迅速的撤離出來。

“三郎,你身子還沒好,要好生修養。”

隨即落荒而逃一般的離去了。

雖說這回應算不得積極,但這般嬌羞的顧宛寧更讓他心頭火熱。

他似回到了少年時一般,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素來謹慎小心的蘇三郎接觸的女子有限,他打從記事便知自己的目標。

即便是與顧宛月年少時的那段情,蘇三郎也未曾動過心。

他之所以接近她,是為了得到顧宛寧,從來沒什麼真心,自然,這也從不妨礙自己表現出真心。

後來顧宛月主動送上門來,他沒有理由拒絕,更有著想要報復顧宛寧的隱秘心思。

仔細想想,顧宛寧並沒有做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