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宣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下,又開始爭,五個營誰也不想留下,三營不論,三營五營都是水師,如今大部分一萬五千人還在高麗,在威海的碼頭只有一千留守,肯定是跑不掉的。
剩下的四營,一營黃復興,二營杜大頭,四營關長風,三位總兵全部站了出來請戰。
楊鑫看著求戰心切的三人,想了想,道:“一營留下吧,黃復興,你抽一千人出來,交給張勇,剩下一萬五千人,你親自帶一萬人守住青州邊境,五千人留守萊陽,大清那邊本王都談好了,應該不會背信棄義的來攻打我們,守住邊境別放山東的流民軍進來就好,你的任務一樣重要,整個大興的安危都在手裡,務必要謹慎對待。”
王復興頓時滿臉苦瓜,誰都知道留下來沒仗打,不過楊鑫的命令,他不敢違抗,只得應諾,灰溜溜的坐下。
到了這裡,朝會基本就準備結束了。
此時,軍情司的孫良突然站了起來,道:“興王,我軍情司最近查到了一個重大情報。”
楊鑫一愣,道:“哦,說來聽聽?”
孫良沉著的道:“上次有張亮等人從盛京的火槍作坊跑過來投奔大興,還帶來了新式的隧發槍,微臣覺得奇怪,就派人去盛京查探,據軍情司的探子回報,盛京現在有古怪,那裡不僅有一個五千多人的火槍作坊,還建了一個大型的火炮廠,生產的火炮甚至不比澳門的葡萄人差,而且城外貌似有一支很強大的滿清軍隊在秘密訓練,人數不會低於五萬人,他們管理非常嚴密,我們已經死了三個探子了,還沒摸清這支軍隊的底細,興王不可不察。”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表面上的大清已經很強大了,沒想到居然還有隱藏的實力。
這回連楊鑫也懵逼了,難怪多爾袞如此缺錢,養這麼多大軍,還有最先進的火槍火炮,不缺錢就有鬼了,一時居然錯愕的說不出話來。
公主滿臉愁容,心中打定主意,一下朝就派人去通知崇禎,叫他小心提防。
範雨萱卻滿臉堆笑,道:“孫指揮不必大驚小怪,大清跟大興一向交好,這五萬神秘大軍肯定不會是衝著大興來的,本宮覺得,睡不著覺的應該是崇禎和李自成了!”
她是代表大清的,大清的強大,不僅不會害怕,反而更助長了她在朝廷上的氣焰。
李安博等人自然是連忙附和,他們這幫地主更親近範雨軒,於是獻媚道:“範妃說得有道理,有範妃在,我大興可以高枕無憂。”
朝堂上的眾多國民頓時馬屁如潮,都衝向範雨萱而來。
楊鑫也只能嘆息,朝堂上的毒丸太多了,除了軍隊和那些光屁股國民,如今已經全面倒向親大清,已經是不可小看的一股力量,他也無可奈何。
範雨萱對於馬屁很是受用,一臉得意的微笑著點頭示意。
楊鑫待馬屁潮過後,才沉著的對孫良道:“你做的很好,繼續派最能幹的探子,不惜一切代價去查,最好能把盛京新式火炮的技術搞到手,傳令下去,凡是能帶著大清新式火炮技術過來大興投誠的,直接升為三股國民!”
楊鑫也是下血本了,有了上次的經驗,也不在乎再做一次賊了,孫良連忙應諾。
“雨鑫商貿和大興商號也要成立火炮廠,儘快招攬人才,研製我們大興自己的新火炮,凡是立功的,優先獲取國民資格!”
楊鑫終於不淡定了,一直以來,他都沒有在科技上投入資金,這次被大清給雷到了,居然每次都是引領武器革新的最前沿,大興缺少工業基礎的短板開始顯現。
看來大清內部隱藏了一個懂槍械技術的高手,只不過不知道是誰,應該不是多爾袞,楊鑫跟多爾袞也算是多次交涉,看不出他有這個方面的能力。
不過現在有威海這個繁華的碼頭,製造火槍火炮的材料能透過海運還有大興繁榮的商業渠道運來大興,此時運作工業也容易了很多。
工業的基礎就是科技,而科技必定從軍工開始,因為所有的國家最重視的必然是軍工。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目前大清和大興關係相當的好,可以算列國中最好的了,楊鑫本打算在進攻倭國的時候也順便陰多爾袞一下,此時也嚇得不敢出陰招了。
到了這裡,朝議可以結束了。
不過楊鑫還放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李首輔,你寫一篇討倭檄文,盡數上次豐臣秀吉想以高麗為跳板入侵我中華的罪行,再給德川家光寫一封宣戰書,派一名使者正式遞交到倭國,我大興聯軍不做偷偷摸摸的事情,要光明正大的跟他決一死戰,讓他洗乾淨脖子,在家等著本王去砍了他的腦袋。”
群臣譁然,本來這次大興出征倭國,事先毫無徵兆,可以打倭國一個措手不及,沒想到楊鑫卻要大張旗鼓的進攻,這樣倭國有了充足的時間準備,難度自然會加大。
李安博等人心裡都在笑楊鑫迂腐,連範雨萱也這麼想,禁不住白了楊鑫一眼,張勇等武將卻絲毫不以為意,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正對李香君的胃口,她的性格跟史可法一樣,正直迂腐,而且,關鍵的文筆不差,正是她擅長的領域,自然是大喜應諾。
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楊鑫也發現了,其實李香君並不適合總領朝政,李香君卻頂著個首輔的名頭,處理一些大興日常,倒是把大興群臣高興壞了,應付李香君自然比應付楊鑫容易的多。
不過大興國民為朝廷盈利就是為自己,倒是沒人偷奸耍滑,人人各司其職,實際還是在原來的框架內自己執行得很健康。
下了朝,楊鑫決定陪陪公主,這一段時間因為範雨萱生孩子,楊鑫一直都在陪範雨萱,從京城回來也是在端妃宮住,倒是把公主給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