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的父親因為這兒子成親都不回京一趟,心裡頭很是窩火。

不過,對於娶寧家的女兒,他從一開始的心裡不虞,到現在卻沒有再反對的意思。

畢竟,他在京城,可比遠在南越府的二弟還有兒子要清楚的知道,當今皇太孫殿下,怕是對寧家人,很是滿意。

要不然,怎麼會想法子給寧家那位老太太一個縣主的封號?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縣主的封號,自家兒子娶縣主的女兒,也不算是太過丟臉。

至於那寧家女兒從小在鄉下長大,要是不懂禮數的話,家中又不是沒有婆母,完全可以等娶回家後,讓夫人再慢慢教導也不遲。

因為要嫁女兒的關係,寧芃芃也從南越府趕回了明州府。

跟明州府相比,許多陪嫁的東西自然是在明州府裡買要比在安鎮買要好上許多。

寧芃芃打算好了,先把成親所需要的東西,先在明州府這邊安排起來。

然後,再帶著寧有喜回安鎮的縣主府那邊待嫁。

有江管家在,許多東西寧芃芃只需拿著禮單檢查一番便好。

倒是那婚服,寧有喜也不是個針線活好的,所以,是多找了好幾名繡娘繡出來的。

只在不顯眼的地方,讓寧有喜添上幾針,也算是她親手繡的了。

原本寧芃芃只以為寧有喜嫁的不會太遠,所以,在給兒子們買莊子時,也在安鎮和明州府這邊給她買了莊子。

每年所產的出息,都被歸納在寧有喜的嫁妝裡。

不過,現在看來,卻是不太適合。

畢竟,寧有喜遠嫁京城,若是莊子在這邊,每年送出息到京城,這一來一回,太費時間。

所以,寧芃芃就想著,這邊的莊子,折算成銀子,讓江管家派人,去京城那邊的郊區,買上兩個莊子,當是陪嫁了!

到時,這邊莊子裡之前的老人,若是願意,就跟著寧有喜的嫁妝隊伍,一同去京城那邊的莊子裡,幫忙看著。

這邊自己另外再找人,也沒關係。

除了莊子之外,還有給寧有喜買的那些田地。

看樣子,也得跟莊子一樣的打算。

不過,京城那邊的郊區,怕是一時之間莊子和良田難尋。

只能讓江管事派去的人給力點,就算莊子小點,田地少點也沒關係。

畢竟,到時產出的出息,也能讓寧有喜在婆家,不用一直的手掌朝上,伸手拿銀子。

除了莊子,良田,寧芃芃還打算在京城那邊,買上兩個鋪面。

這邊自家賣的珍珠和珍珠粉膏,完全可以在那邊用其中一間鋪面開個分店。

光這麼一個鋪面,相信就足夠養活寧有喜自己和帶去的那一眾奴僕們了!

剩下的那一間鋪面,就隨寧有喜自己開想開的鋪子,又或者是租賃出去,拿個租錢,都可以。

除了這些,還有私房銀子,從寧家開店以後,寧芃芃其實就給寧有喜存錢的。

每年給幾個兒子分的銀子,她也會給女兒留下一份,並不幾個兒子的少。

當寧有喜看到母親拿過來的盒子裡,放著二十萬兩銀票的時候,整個人都呆愣住了。

“娘,這……這是不是太多了?”

成親在即,寧有喜也有想過,自己的嫁妝娘會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