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漠北之戰:大戰前夕
章節報錯
公元前 119 年春,凜冽的寒風依舊在塞外肆虐,匈奴伊稚斜單于為擺脫漢軍的連續打擊,妄圖重振匈奴往日雄風,再度侵擾漢朝邊境。他精心策劃,調遣左賢王部與匈奴單于本部共計十萬餘騎兵,如遮天蔽日的烏雲,洶湧壓向漢朝北方邊境。剎那間,長城沿線的烽火臺接連被點燃,濃烈的狼煙直衝雲霄,迅速將匈奴來襲的緊急軍情傳向四方。
長安城中,風雲突變。加急軍報如驚雷般傳入未央宮,瞬間打破了往日的寧靜,殿內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漢武帝劉徹身著玄色龍袍,頭戴冕旒,威嚴地端坐在朝堂之上,冷峻的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下方神色各異的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韓安國率先出列,他神色慌張,腳步匆匆,聲音顫抖地稟奏:“陛下!匈奴十萬鐵騎如狼似虎,已越過邊境。代郡、定襄等地慘遭屠戮,邊民死傷無數,財物被洗劫一空。無數村落化作殘垣斷壁,百姓哭聲震天,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吶!”
漢武帝聽聞,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雙手緊緊握拳,指節泛白。就在此時,又一份軍報由快馬呈遞上來。漢武帝一把奪過軍報,快速瀏覽,臉色愈發陰沉,怒聲道:“匈奴欺我太甚!今日若不予以痛擊,我大漢威嚴何在!”
在緊急商討軍情的過程中,漢武帝迅速對麾下將領做出周密部署。他目光如炬,看向衛青,沉聲道:“衛青聽令!朕命你率五萬騎兵,並節制公孫賀、趙食其、曹襄等部。公孫賀身為輕車將軍,作戰經驗豐富;趙食其任右將軍,勇猛善戰;曹襄為後將軍,年輕有為。你們從定襄出兵,直搗匈奴單于本部。務必全力以赴,重創敵軍!”
衛青單膝跪地,鎧甲碰撞發出清脆聲響,神色堅毅,朗聲道:“臣領命!定不負陛下所託,若不能凱旋,臣提頭來見!”
隨後,漢武帝又將目光轉向霍去病:“霍去病!朕命你統領五萬騎兵,並率領路博德、趙破奴等部。路博德為右北平太守,熟悉邊疆戰事;趙破奴作戰果敢,屢立戰功。你們從代郡出發,尋殲匈奴左賢王部。此去漠北,路途遙遠,你需隨機應變,一舉蕩平匈奴左部勢力!”
霍去病身姿挺拔,如松如柏,高聲領命:“臣定不辱使命!必讓匈奴左賢王聞風喪膽!”
同時,漢武帝調集大量的後勤補給隊伍,任命桑弘羊統籌糧草調配。
宮殿內,李廣撲通一聲跪地,朗聲道:“陛下!臣雖已年邁,但身體硬朗,對匈奴作戰經驗豐富。此次出征,臣懇請為先鋒,願率部直搗匈奴王庭,為大漢揚威!”
漢武帝目光中滿是敬重與擔憂:“李將軍,你一生為大漢征戰,功績卓著。但如今你年事已高,朕實在不忍心讓你再涉險境。” 李廣叩首道:“陛下,臣自少年起便與匈奴作戰,這一身本領就是為抗擊匈奴而生。若不能在此次大戰中為陛下效力,臣死不瞑目!” 漢武帝沉思片刻,最終點頭應允:“好!既然將軍心意已決,朕準你出征。但務必保重自身,平安歸來。”
待眾人退下,漢武帝獨留下衛青。他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柔和,長嘆一聲:“唉,李廣將軍為我大漢江山出生入死,征戰一生,卻命運多舛,至今未能封侯。朕每每想起,心中實在不忍。此次出征,你不要讓他正面強攻強敵,安排他負責側翼掩護或是殿後。待戰事結束,讓他也能立下戰功,朕也好封他為侯,不負他一世英名。”
衛青微微頷首,目光堅定:“陛下宅心仁厚,臣定妥善安排。此次出征,臣必定全力以赴,與諸將齊心協力,大破匈奴,為大漢開疆拓土!”
各將領領命後,迅速奔赴各自崗位。衛青回到府邸,立即召集公孫賀、趙食其、曹襄等人,圍坐在軍事沙盤前,商討行軍路線與作戰策略;霍去病則與路博德、趙破奴等人仔細研究地圖,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衛青府邸內燈火通明,眾人各抒己見,一場決定漢匈雙方命運的大戰,就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