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二年的夏日,熾熱的驕陽高懸於天際,肆意傾灑著灼灼熱浪,河西地區仿若一座巨大的蒸籠,滾燙的氣流翻湧不息,風沙也趁勢瀰漫,遮天蔽日。大漢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漢武帝身姿筆挺地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再次將銳利的視線投向河西這片戰略要地。

須臾,一道詔令仿若平地驚雷,迅速傳下:“令霍去病第二次率軍出擊河西地區,並派合騎侯公孫敖隨同出征。”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低聲議論紛紛,他們心裡都明鏡似的,這無疑將是一場足以改寫漢匈局勢的關鍵之戰,勝負關乎大漢的興衰榮辱。

糧草押運,征途艱辛

霍去病與公孫敖合領騎兵數萬,皆從北地出兵,分道進軍向西進擊。

趙充國和父親趙翁仲一同肩負起護送糧草輜重的重任,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艱險的征途。烈日毫無遮攔地炙烤著大地,土地被烤得乾裂,一道道猙獰的縫隙彷彿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車隊在這滾燙的大地上艱難前行,車輪滾滾,揚起的塵土在日光的映照下瀰漫開來,仿若金色的霧靄,將整個車隊籠罩其中。

趙充國騎在馬上,黝黑的臉龐上寫滿了堅毅,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不斷滾落,滑過臉頰,滴落在乾燥的土地上,瞬間便沒了蹤影。他緊緊地握著韁繩,粗糙的手掌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時不時警惕地回頭檢視糧草車輛是否跟緊隊伍,眼神中滿是專注與負責。

趙翁仲看著兒子,眼中滿是驕傲,開口說道:“充國,咱們押送的可是大軍的命脈,千萬不可有一絲懈怠。”

趙充國用力點頭:“父親放心,兒子定當竭盡全力。”

經過漫長的跋涉,終於,他們抵達了大軍駐地。趙充國大步流星地走到軍需官李大人面前,身姿挺拔,恭敬地行了一個軍禮:“李大人,糧草輜重已安全送達。”

李大人抬眼望去,只見趙充國被曬得滿臉通紅,嘴唇乾裂起皮,但整個人依舊精神抖擻,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李大人滿意地點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好小子,一路辛苦了。交接之事,我自會仔細查驗。”

趙充國目光堅定,直視著李大人的眼睛,說道:“李大人,此番出征,我依舊願跟隨您,為大軍押運糧草,保物資周全!”

李大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說道:“有你在,我放心。往後行事,多加小心。”

趙翁仲也上前一步,走了過來,拱手道:“李大人,犬子年輕,若有不當之處,還望您多多提點。”

李大人笑著回應:“趙老哥放心,軍中皆是熱血兒郎,充國這孩子定能有所作為。”

孤軍深入,迂迴奇襲

霍去病大軍出了北地後,宛如一把銳利的長槍,迅速向匈奴腹地深入。彼時,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匈奴營帳星羅棋佈,仿若繁星散落大地。遠處山巒連綿起伏,與湛藍的天際相接,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霍去病身披銀色戰甲,那戰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戰神降臨。

他跨於駿馬之上,身姿矯健,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對身旁副將說道:“此番深入匈奴,我軍務必速戰速決,打出我大漢軍威!讓匈奴見識見識我大漢兒郎的厲害!” 副將用力地點點頭,眼神中滿是對霍去病的信任與追隨。

然而,行軍途中卻突生變故。公孫敖所率一路竟如迷失方向的羔羊,在茫茫大漠之中迷了路。大漠裡,狂風呼嘯,飛沙走石,遮天蔽日。公孫敖焦急地在隊伍中來回奔走,眉頭緊鎖,試圖找到正確的方向,可四周皆是無盡的黃沙,根本辨不清東南西北。就這樣,他們迷失在這浩瀚的大漠之中,未能與霍去病會合。

霍去病得知訊息後,眉頭瞬間緊皺,心中雖對公孫敖的失誤感到惱火,但他畢竟久經沙場,轉瞬便恢復了冷靜。他神色冷峻,目光如鷹隼般環顧四周,望著麾下士氣高昂、戰意熊熊的騎兵,深吸一口氣,高聲喊道:“諸位將士!雖公孫將軍未到,但我等肩負大漢使命,保家衛國,開疆拓土,此時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我們依舊要勇往直前!定要讓匈奴見識我軍的厲害!”

眾將士聽聞此言,熱血瞬間沸騰,齊聲高呼,聲震雲霄,那磅礴的氣勢仿若要衝破這蒼穹。霍去病遂獨自率領所部騎兵繼續前進,採用大縱深外線迂迴作戰之策。

他們先由今寧夏靈武渡過黃河,黃河水奔騰咆哮,濁浪滔天,洶湧的河水仿若一條憤怒的巨龍,張牙舞爪。戰馬踏入河中,頓時濺起大片水花,河水冰冷刺骨,衝擊著戰馬的身軀。士兵們緊緊抓住韁繩,小心翼翼地駕馭著戰馬,艱難地向對岸前行。

過河後,向北越過賀蘭山,賀蘭山山勢險峻,怪石嶙峋,彷彿一頭頭沉睡的巨獸。將士們手腳並用,艱難攀爬,鋒利的岩石劃破了他們的手掌和膝蓋,鮮血直流,但他們咬著牙,忍著痛,一步一步地向著山頂攀登。

接著涉過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沙漠中烈日高懸,滾燙的沙礫燙得馬蹄生疼,每走一步,馬蹄都會陷入滾燙的沙中。士兵們嘴唇乾裂,喉嚨乾渴得彷彿要冒煙,但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意志,依舊咬牙堅持。繞道居延海時,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周邊水草豐美,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短暫的休憩讓將士們稍作喘息,他們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片刻的寧靜與美好。轉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進,河水清澈見底,緩緩流淌,彷彿一條碧綠的絲帶蜿蜒在大地之上。

經小月氏後,再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匈奴境內 2000 餘里,終於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弱水上游地區,從渾邪王、休屠王軍側背發起猛攻。

突襲告捷,戰果輝煌

匈奴軍此時正在營帳中休憩,有計程車兵在百無聊賴地擦拭兵器,有的則在悉心餵養馬匹,整個營地一片祥和,毫無防備。漢軍的突然襲擊仿若一道晴天霹靂,瞬間打破了這份寧靜。匈奴士兵們聽到喊殺聲,頓時慌亂起來,他們手忙腳亂地翻身上馬,匆忙中拿起彎刀,口中發出陣陣驚恐的嘶吼。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彷彿一片烏雲籠罩著大地。

趙充國所在的糧草押運隊也迅速投入戰鬥,守護輜重。只見趙充國手持長矛,眼神堅定如炬,他對身旁戰友喊道:“兄弟們,咱們守住糧草,就是為大軍立大功!”

此時,一群匈奴騎兵朝著糧草輜重衝來,趙充國毫不畏懼,大喝一聲,崔馬向前,長矛猛地刺出,瞬間貫穿一名匈奴騎兵的胸膛,將其挑落馬下。另一名押運騎兵在一旁,一邊揮舞長刀抵禦敵人,一邊喊道:“充國,小心身後!” 趙充國側身一閃,避開了身後偷襲的匈奴騎兵,順勢抽出腰間環首刀,反手一揮,刀光閃過,那匈奴騎兵慘叫一聲,滾落馬下。

霍去病一馬當先,宛如一陣旋風衝入敵陣,手中長刀揮舞,寒光閃爍,所到之處,匈奴士兵紛紛落馬。他眼神堅定而兇狠,每一次揮刀都帶著千鈞之力,彷彿要將敵人斬盡殺絕。漢軍士氣大振,在霍去病的帶領下,奮勇拼殺。他們如同下山的猛虎,勢不可擋。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匈奴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最終,漢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殲敵 3 萬餘人,迫降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 2500 人,俘虜 5 王及 5 王母、單于閼氏、王子 59 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 63 人。而漢軍僅傷亡 3 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