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慎言,怎可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我大康自太宗皇帝起,便奉行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陛下怎可對士大夫說出如此狂言?”

“華御史忠君為國,檢舉忤逆之徒,理應表彰。”

“刑不上大夫,陛下豈能威脅朝中大臣?”

一眾大臣因為秦政剛才那句話。

紛紛指責秦政,言語激烈,言辭犀利。

完全沒把秦政這個皇帝當回事。

寧恆看著周圍大臣們對秦政的指責。

一副優哉遊哉看戲的表情,神情戲謔:

“你三個月沒上朝,一上朝竟敢說出那種話,當真是個智力不線上的傻子,今日得罪了滿朝大臣,看你如何收場!”

華豐起初聽到秦政那句“滅你全族”,也是嚇了一大跳。

御史臺有“風聞言事”的制度不假。

但涉及謀逆的大罪,可不能隨意亂彈劾。

搞不好真會丟掉小命。

當他看到如此多的大臣站在自己這邊指責秦政時。

心下鬆了一口氣,表情甚是得意:

“皇帝還是太年輕啊,說話不經過大腦,一句話就得罪滿朝大臣,所謂法不從眾,就算趙哲沒罪,你也不能奈我何。”

秦政自己著實沒想到。

一句話竟引得殿內九成大臣言辭激烈的反對。

竟有大臣說他是“大逆不道”。

這踏馬的誰是皇帝,誰是大臣?

秦政記下了說自己“大逆不道”的那位大臣。

“刑部員外郎對吧,朕記住你了,別讓老子逮住機會,否則,老子定整死你個狗日,殺你全家。”

秦政此刻很想殺人立威。

讓下面這幫動不動就祖制,動不動就嘴炮的大臣們閉嘴。

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殺人的衝動。

大康歷來有“不因言獲罪”的規矩。

仁宗在位時。

大學士袁拯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噴仁宗昏君。

噴得那叫一個唾沫星子橫飛。

就這。

仁宗皇帝都沒能治袁拯的罪。

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見下面一眾大臣越噴越有勁,越噴越歡實。

秦政實在受不住了,他一聲厲喝:

“都給朕住嘴,大殿之上嚷嚷成何體統?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誰敢再多嘴一句,朕定治他個藐視天威的大不敬之罪!”

見秦政發怒。

嚷嚷個不停的大臣才慢慢閉嘴。

一個個的神情不茬,似乎意猶未盡,沒有噴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