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湯和這話都說保守了,作為最早跟老朱造反起家的鳳陽老夥計,湯和從一開始就不支援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甚至委婉的勸諫過。

但那時的老朱私心太重,只相信自家人,對外人的話都當耳旁風。

如果說的多了,老朱更是會直接發飆將人給弄死。

因此,湯和這種本就不喜歡惹事的性格就更不會頭鐵的去勸諫了。

但既然現在老朱問起來了,那可就別怪他公報私仇了。

老朱聽了湯和的話久久不語,他相信只要自己活著,那些個逆子就不敢亂動。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這個命是從老天爺那兒搶來的,萬一哪天老天爺反應過來,再把他抓下去咋辦?

因此,老朱一直很珍惜來之不易的活命機會,但也同時做好隨時赴死的準備,以免突然離世對大明造成動盪。

這也是老朱一直不願意露面,甚至不願意接管朝政的原因。

他就想躲在一旁看看,這大明離了他到底還行不行!

老朱沉吟良久,帶著幾分探尋的目光看向湯和。

“湯大哥,照你這麼說,你是不支援允熥那孩子遠征西域啦?”

湯和聞言嘿嘿一笑道。

“上位,話也不能這樣說。”

“哦?”

“那你到底是個啥意思?”

湯和尷尬的撓撓頭道。

“咋說哩!”

“咱剛剛只是站在皇家,站在藩王的立場上,但如果站在臣子,以及大明的立場上,臣還是覺得允熥這孩子做的對的!”

“這……”

湯和看著老朱越發迷惑的眼神趕忙解釋道。

“上位,您想想看,若是按照咱大明現有的分封制度,親王分郡王,郡王分小王,小王分將軍,這樣不出百年,咱大明不得有成千上萬個王呀?”

“允熥這孩子打下來的江山越多,將來封王的地方不也越多嗎?”

“一萬個百姓養一個王,和十萬個百姓養一個王,自然是後者的負擔輕一點。”

老朱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不喜,他算是聽出來了,湯和這是埋怨他封王了。

“湯大哥,這話以後休要再提!”

“咱不就是封了點自家人當王嗎,咋一個個總盯著咱不放!”

湯和見老朱這樣說,立馬識趣的閉嘴了。

這種事不識趣不行啊,當年那些不識趣的人,現在墳頭的樹都能蓋房子了!

“陛下有何決斷?”

“咱有啥決斷……”

老朱聞言茫然的搖搖頭,他這段時間待在作坊裡看大門,一直想以普通人的視角去看待大明的變化。

然而,他在作坊呆了好幾個月,愣是沒看明白什麼。

只知道大明百姓很忙,忙的沒時間做飯,忙的沒時間帶孩子,忙的沒時間閒逛……

但好像他們又很享受這種忙碌。

畢竟吃飯可以在作坊食堂,帶孩子也可以交給廠區的養護所,由官府從一眾作坊主手裡收錢,聘請專門的人給他們看孩子。

因此,他們可以抽出更多時間做工賺錢,然後經營自己的小家。

雖說看到的情景挺和諧,挺盛世,但老朱總覺得哪裡不對。

因為按照歷朝歷代的記載,像朱允熥這種一邊在海上開疆拓土,一邊在陸地上與諸國爭霸的窮兵黷武行為,早就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了。

然而,大明就彷彿逃脫了歷史慣例,走出了一條匪夷所思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