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1/4頁)
章節報錯
隨著大明遠征軍節節勝利的訊息傳到國內,大明境內不論民心還是士氣都無限膨脹。
等到大明戰勝了帖木兒,將帖木兒帝國全境佔領,大明境內從朝廷到民間無不歡欣鼓舞,熱血沸騰吧。
如果大明戰勝一般的小國,可能大明百姓連個噴嚏都不會打,只會覺得那是理所當然。
然而,帖木兒帝國可是一個不亞於大明強大國家,大明將其打敗拓地何止千里,簡直可以說憑空又多了一個大明。
在朝野一片歡呼聲中,老朱也有點忘乎所以,感覺天命在大明,在他的好大孫身上。
否則,他大孫總共才多大啊,竟然攻佔了比大明還廣闊的土地。
老朱一高興,就答應了群臣和一眾藩王的請求,打算在京城搞一場轟轟烈烈的慶祝,慶祝這開天闢地的開疆拓土。
只要大明繼續保持鬥志,一鼓作氣,將曾經蒙古佔領過的地方全都攻略一遍,大明就可以拋棄元朝的“正統”,自承漢唐雄風,開創獨屬於大明的一代盛世!
不過,讓老朱下定決心慶祝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好大孫朱允熥要回來了。
朱允熥之所以去康都坐鎮,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實時掌控前線局勢,不至於因為電報傳遞不及時而生出禍患。
現在大明和康都的火車已經正式通車,電報通訊也由原來的十幾個中轉站變成了直達,由一條電纜貫穿東西,做到了南京和康都地區的直接聯絡。
正當老朱如火如荼的準備之時,日本方面也傳來好訊息。
本來是作為接應日本銀礦和駐軍的馮遠征艦隊,在到達日本後就聯合了當地的駐軍直搗京都,將京都一舉攻陷。
幕府將軍源道義被炸身亡,日本偽王幹仁天皇在護衛的保護下逃出京都,前往足利尊氏領地繼續從事反明活動。
馮遠征在佔領京都後將魏明從石見地區接回京都,讓其主持京都地區局勢。
魏明也不負眾望,當即聯絡京都地區公族,全面廢除偽王幹仁天皇的新政,重新承認公族的合法權利和地位。
此舉獲得京都地區公族的熱烈響應,紛紛表示要效忠大明,承認大明對日本地區的合法統治權。
魏明在取得了京都公族的支援後,當即在京都地區開展招兵工作,任用大明士兵做骨幹,組成一支十萬人左右的僕從軍團,對周邊地區不願臣服於大明的地方守護和大名展開嚴厲打擊。
在魏明摧枯拉朽的攻擊下,京都附近的所有大明和守護都投降,表示願意接受大明政府領導,只有北邊的部分守護和大明依然頑強抵抗,不但不臣服於大明,反而效忠出逃的幹仁天皇組成臨時政府。
為此魏明派出五萬人的軍隊征討,直接將足利尊氏滅族。
此舉震懾了日本所有地方勢力,他們紛紛表示放棄天皇,直接效忠大明。
但有一點讓魏明表示有點遺憾,那就是滅亡足利尊氏的時候,沒有發現幹仁的蹤跡。
這讓他非常苦惱,就連給朝廷報捷的文書都寫的非常保守。
不過魏明也知道,他所征服的日本,不過是表面上的征服。
一旦大明出現風吹草動,這個島國上的地方勢力定然群起反抗。
如果此時再有個核心人物,比如干仁天皇,或者他的子嗣站出來挑頭,日本將再次脫離大明。
因此,他對於幹仁的抓捕行動就從沒有停止,生怕這貨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
秋田氏領地。
幹仁登上前往朝鮮國的船,不再給忠於自己的秋田氏惹麻煩了。
幹仁並不是一個人逃亡,追隨他的還有五千浪人武士。
他們這些人在陸地上不是大明火器的對手,可到了海上卻可以對來往商船予取予奪。
幹仁躲在朝鮮,指揮著手下浪人武士劫掠各國商船,包括日本國內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