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公府。

湯氏從宮裡回來,就領著幾個侄女去拜見大嫂去了。

常茂媳婦馮氏也非常重視此次進宮,聽到幾人回來的訊息就趕忙迎了出去。

此時見到湯氏回來,更是一把拉住湯氏去了自己房間。

「妹妹,此次進宮惠妃娘娘怎麼說?」

「惠妃娘娘自然是誇咱們家幾個孩子長得水靈,還說將來肯定能嫁個好人家。」

「只是陛下也去了。」

馮氏聽到此話立馬激動起來。

「什麼,陛下也去了?」

「看來陛下心裡還是有咱們常家的,不會對咱們常家這些兒女不管不顧!」

湯氏聞言點點頭道。

「那是自然!」

「陛下最是重情重義,咱們湯家輔佐陛下打江山,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再加上有皇太孫的關係,陛下必然對咱們常家高看一眼。」

「今天你是沒見到,陛下還特意賞賜咱們家宮花、香囊、錦緞了呢。」

「可謂是賞賜最豐!」

「是嗎?」

馮氏聽到這話更加激動興奮。

她寡居多年,丈夫常茂也不是個御前得寵的性子,全是仗著祖上功勞才襲爵。

如果按照她的性子,她也不在乎這些恩寵。但眼下女兒們長大了,遲早要談婚論嫁。如果有皇帝陛下賜婚,顯然會更有排面,嫁出去也更風光。

因此,她才不得不在意這些,甚至主動讓湯氏帶著女兒進宮見見世面,也向其他世家大族宣示一下,她們常家的女兒長大了,可以嫁人了!

湯氏也明白這一點,就算長嫂不開口,也會主動帶上幾個侄女的。

甚至在介紹女眷的時候,湯氏都是可著長嫂家的女兒,自家女兒只有別人問起才會簡略說上幾句。

「可不是……」

「而且,我看陛下好像對長嫂家的琴音挺在意,多看了她好幾眼哩!」

馮氏見湯氏這樣說,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那敢情好!」

「這也多虧了弟妹了,要不是弟妹帶著她們去見世面,她們哪來這番造化!」

湯氏趕忙握住長嫂的手安慰道。

「長嫂,您這話就見外了。」

「常家早些年窘迫,多虧了你從孃家幫襯,現在日子好過了,豈能忘了你這個大恩人?」

「別說常升不在家,就是常升在家,也是要把大哥家的事放在心尖尖上的!」

兩人互相寬慰一番,隨後再次談起女兒婚嫁之事。

「弟妹,你平時應酬多,你可瞧見誰家少年郎出挑,可配得上咱們家琴音?」

「傅家孫輩有兩個倒是不錯,沐家小公爺也挺好,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