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這番睜眼說瞎話直接把孔訥給整蒙了,哪怕是老朱也滿臉尷尬地低下了愧的頭。

老朱捫心自問,他真沒大孫說的那麼高尚。

很多時候對於兒子們的劣行他也多是嚴厲斥責,甚至很多時候直接無視。

但大孫這番話,直接將藩王提高到了朝廷安全的高度,這讓他高興,又暗自慚愧。

看來以後還得給那幫混賬加點擔子,讓他們真正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喲!

孔訥在聽了朱允熥的胡謅後,只感覺吃了一顆蒼蠅屎一般噁心。

他們老朱家啥德行,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

真當天下人是傻子不成?

單說老皇帝封出去那些藩王,哪個有賢名?

但這種話他也只能在心裡腹誹一下,一旦說出口就真是撕破臉了。

實際上,他今天的行為都有點過了。

但他真希望老皇帝能迷途知返,不要對天下搜刮太甚,給天下的世家大族留下點生存的機會。

孔訥猶豫再三後,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謹受教!」

「今日聽生太孫一席話,讓老臣茅塞頓開,使老臣深感慚愧。」

「老臣位居廟堂這麼多年,竟然無法體會皇帝陛下憂國憂民的一苦心,實在是愧對陛下的信任!」

老朱聽到孔訥服軟,當即大度地擺了擺手。

「衍聖公不必過於自責,咱這輩子被誤會的多了,不多你一個。」

「咱一生行事,只求無愧於天地生民。」

「陛下虛懷若谷,坦坦蕩蕩,實乃千古之一代聖君啊!」

「老臣剛剛聽皇太孫殿下所言有感,既然藩王有守衛社稷之責,那麼我們世家也有拱衛華夏之義啊。」

「藩王守國門,世家為爪牙,於國於民都有利啊!」

「請陛下試想一下,真消滅了世家對於朝就真的好嗎?」

「武將之所以能成為世家,是因為帶兵打仗之能需要世代傳承。」

「從種地的農關中挑選名將,肯定不如從朝現有的武將勳貴中挑選來得方便吧?」

「官吏也是同理。」

「從官員子弟中挑選子弟出仕為官,遠比從百姓中挑選方便,而且更容易培養成才。」

「因此,世家對於朝廷來說,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是朝廷的基礎,是華夏的傳承,是經典的延續。」

「請陛下慎之重之,給世家大族留一條活路,為華夏文明也留一條活路吧!」

孔訥說到這裡重重地跪了下去,以他這個年紀,這一跪少說折壽半年。

老朱聽到「砰」的這一跪也是一驚,再聯想孔訥剛剛的話,心裡也有了一陣猶豫,想著是不是給讀書人和官員點特權,讓他們延續華夏、延續傳承?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就被老朱硬生生給掐死了。

他大孫好不容幫他搞清楚大明有多少家底,他這個當爺爺的豈能給送出去?

但他確實不知如何反駁老孔頭了,如果強行用皇帝的身份壓制,還怕這老東西笑話他。

因此,老朱只能將目光投向大孫,期待這孫子再次帶給他驚喜。

朱允熥本就以躍躍欲試了,現在看到老朱看向自己,當即不再猶豫,拎著一張嘴就上去了。

「衍聖公,您口口聲聲的華夏傳承,難道就只能靠著壓榨百姓,侵吞朝廷稅收來延續?」

孔訥聞言顫巍巍的抬起頭,在心裡連道了三聲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