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禮部相當於後世的外交、教育、文化、宗教、民族等部門的集合體,再加上中樞的部分職能,妥妥的實權部門啊。

這樣一個衙門竟然餓得要吃不上飯,朱允熥也是一臉的無語。

隨便跟後世學學,搞點官方指定教輔書,偶爾拉上幾個翰林去外邊開個班,多少錢賺不回來?

當然,這玩意違不違背大明律,朱允熥就不管了。反正他只管出招,不怕死的儘管放手去幹。

齊泰聽了也頗為心動,只是這事在歷朝歷代都沒有先例,反倒是讓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三皇孫,您看此事會不會惹惱陛下?”

“這我哪知道,我只知道朝廷應該是沒禁止此事。”

“法不禁止麼……”

齊泰想到此處,暗暗咬了咬牙道。

“幹了!”

“但是版權費這事,咱倆得商量商量。”

“你看七三分咋樣?”

朱允熥一聽這話當場不樂意了,他可是一直奉行五五分成的,齊泰竟然想讓自己壞規矩!

“少來!”

“五五分,誰來都不行!”

“不過,我可以私下多給你一筆潤筆,算是新書做序的酬勞。”

“還要做序?”

齊泰咋說也是個要臉的人,真不想在這樣一本書上留名。

因為以他科考的經驗來說,真聰明的人不用看這玩意,照樣能高中舉人。腦子不夠用的那些,就算背下一千篇八股文,依然寫不出優秀的文章。

總而言之一句話,科舉考試是看天賦的。

因此,他下意識地認為,此舉就是坑人,坑那些窮秀才的血汗錢!

“齊先生,禮部只是您的,您要將目光放長遠……”

齊泰聽到朱允熥突然說出這麼一句話,心裡頓時有點小激動。

“三皇孫可是聽到什麼了?”

朱允熥故作高深的道。

“別打聽,別問!”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哎!”

齊泰滿心歡喜地以為皇帝要升他的官,卻不知某孫子,只是想把他從三品的侍郎位置上拽下來,然後扔到松江府當一個六七品的市舶司提舉……

朱允熥送走齊泰後,大本堂內的手板也打完了。汝陽公主領著幾個小姐妹,哭得稀里嘩啦的,見到朱允熥更是委屈得不要不要的,暗戳戳地罵朱允熥沒良心。

相對來說,徐妙錦確實硬氣很多,哪怕手掌腫的跟發糕似的,也強忍著不哭出聲,只是不住的用嘴吹氣。

不多時,楊新爐、高明、秦亨伯三位大儒閃亮登場。

眾人見狀趕忙正襟危坐,然後在禮官的引領下,向著三位大儒行拜師之禮。

三位大儒受了眾人的拜師禮,但對於皇家賞賜卻推辭了。

其用意也很明顯,他們只是礙於情面才教導一下,但從不承認這些人是自己的學生,勉強算半個記名弟子而已。

朱允熥在眾人舉行完拜師禮後,又在大本堂裡坐了一會兒,這才給正在講課的高明先生一個眼神,然後偷偷從座位上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