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京城出現天花病例,偌大的京城霎時變得冷清許多。

只有碼頭上搬運的工人,依然汗流浹背地卸著一船船的貨,為這個城市輸送給養的同時,也為自己掙下養家餬口的錢。

公侯府邸全都緊閉,除了必要的採買,幾乎沒有人能隨意出入。

皇宮大內也早已全部封鎖,老朱甚至非必要不上朝,每天只是派人承接奏章,然後躲在乾清宮裡處理朝政。

只有當他需要當面詢問某個官員之時,才會命人將其帶入宮。

不過即使如此,宮門口也有太醫日夜守著,對每一個進宮之人診脈。

一旦發現疑似病者,直接拉到城外單獨關押。

皇帝陛下都如此,可想而知官員得多恐慌,平民百姓又該如何茫然。

然而,這就是古代對待疫病的辦法。

因為,他們別無辦法。

老朱在批閱完奏摺之後,強撐著疲憊的身體,檢查了大孫的工作成果,當他看到大孫竟然在奏摺上,跟地方布政使開玩樂的時候,他就跟大孫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樂。

「去一邊趴著去,等咱看完了再來收拾你!」

朱允熥聞言眼珠子亂轉,老朱見狀當即冷哼一聲道。

「別想跑!」

「門口都讓咱命人給守著呢,你郭奶奶也不會來救你!」

「哦哦……」

朱允熥見老朱把所有後路都堵死了,只能不情不願地趴下去。

老朱不過是逗逗他而已,他現在就算有心打孫子,也沒那個力氣了。

畢竟,打孫子可是個體力活,不養足了精神,就跟給那孫子撓癢癢差不多。

「你很喜歡吃蘋果?」

「還行吧……」

「皇爺爺,那份奏疏後邊還有,孫兒還在後邊補了一句……」

「哦?」

老朱向後翻了幾頁,果然在夾縫處看到一行小字。見大孫還算知道潔身自好,並未貪圖地方官員的孝敬,老朱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而,當老朱拿起第二份奏摺的時候,眉頭不由皺起。

實話說,對於這種案子他也很頭疼。

但忠孝大於天,哪怕繼母德行有虧,也不能被繼子如此虐殺。

因此,他下意識地就想嚴懲,藉此給天下臣民一個警醒。

他之所以有這般心思,主要是擔心皇權不穩。

如果繼母德行有虧,兒子可以合理合法地殺掉。那以後大明的皇帝德行有虧,臣子是不是也可以合理合法地殺掉?

在他造反的那些年月裡,他可從來不會想這些。這些個道理,都是他當了皇帝之後才想明白的。

因此,在想明白之後,他大力推崇禮法,推崇孝道,推崇儒家。

因為他發現儒家說得真是太對了,一個人只要孝敬父母,就不會幹造反的事!

然而,當他看到那逆孫在後邊的批示後,老臉當場拉了下來。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毒婦雖為案犯繼母,但與案犯並沒有母子之實,也並未有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