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兩!”

拍賣現場,氣氛已然炸裂。

底價僅有一千兩的“上古衍光鏡”,居然被喊到了這個高價格。

簡直離譜。

站在拍賣臺上的典清秋,都有些不會主持了。

甚至用不著她再循循善誘,這些人自己就把場子燥起來了。

“三萬兩……”

有人出這個價後,大多數人都開始清醒。

能拿出三萬兩的人,京城裡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所以這個價格還不夠離譜,大家也可以接受。

但再喊下去,就要在意了,若是砸自己手裡,這東西是否真的值這個價錢。

“這真是上古的東西?我怎麼感覺像是上個月的……”

“我感覺有點新呢?”

“水泡千年的東西,怎麼沒點苔蘚,也沒有水蝕痕跡?”

上頭過後,有眼力的古董行家,立刻就看明白了。

這絕不是個古董!

但打眼這種事情,在這一行裡是常事,所有產業作假都是重罪,唯獨藝術品行業可以造假。

大家也都默契,不會認為是大罪。

考的就是眼力,賭的就是運氣。

“就算不是古董,難道就不值三萬兩了?”

“如此罕見之物,倒也值得。”

“確實清晰可鑑,比最好的銅鏡都還要清晰一些,若是人為新造的東西,也是無價之寶了。”

“確實……”

然後,一包廂裡的貴人,命人喊了一嗓子。

“三萬四千兩。”

“三萬五千。”有人立刻跟上。

不過到了此刻,漲價都很有分寸了,沒有誰再直接漲太多。

因為發現這是編造故事的產物,也許可能被製造,那麼它唯一性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再多耗費下去,就成冤大頭了。

“四萬!”

又上了一個天價。

喊話的是個豪商,他道:“就算是新造的,能有如此神效,肯定極為稀有,必定不能量產。”

若是可以量產,早就應該拿出來圈錢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某尚書心比墨還黑,根本不想做零頭生意。

“四萬?”

“別喊了,再加就不值了。”

“值不值很難說,若這真是孤品,咱們就錯過了。”

“別跟了,我眼力極好,看到了那東西是新鑲制的檀木邊框,木頭上還有毛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