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沽名釣譽還是心懷天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朝堂辯論的事情,一早就傳了出去。
京城之中,頓時流言四起。
“有人說你沽名釣譽,一口一個百姓民生,其實是想為自己造勢,讓天下百姓念你的好。”
“他們說你所圖甚大,想做說一不二的權臣。”
方覺淡淡一笑:“就差說我想謀反,在提前佈局了是吧?”
“差不多吧,太難聽了……”葉紅衣哼道。
今日朝堂上,方覺就知道許多人,都不喜歡自己的發言。
只是礙於有些表面,還需要維持的臉面,所以沒有人當朝旨意自己。
在許多人心中,其實與何樓前是一樣的想法。
安民,在他們心中,就是讓百姓吃飽就行,然後安定地呆在一個地方。
最好平時都不出村。
這樣才安穩。
其原因在於,他們怕,怕百姓過於安逸,就不服從他們的威壓了。
這就是一種上位者思想,很簡單,怕下面的人脫離控制。
一直以來,糧食就是最好的統治工具,下面的人吃不飽,才會努力耕耘。
就算造反,瘦弱的兵,也敵不過朝廷的正規軍。
平時高壓,當百姓實在是過不下去了,再減免賦稅順手賑災,他們就會唱誦朝廷的好。
若是平時太好,不缺朝廷的調控也能完全自足,百姓就會覺得朝廷好像沒用了。
……
“方覺,他們為什麼,好像都不太願意讓百姓富足起來?”葉紅衣發出疑問。
方覺搖頭:“因為他們不希望,老百姓過得比他們好,哪怕接近都不行……這樣就無法顯示出他們的優越感。”
“權力帶來的滿足,其實就是這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他們表面上不說,但暗地裡都會支援何樓前那種人,因為官場造就的多是這樣的人。”
“老百姓距離太遠,他們不必在意,就算造反也不是直接責任。”
“而面前的長官與皇帝,卻是實實實在在可以影響他們前程的,所以政績是很重要的。”
“只要國庫充盈,誰在意老百姓是一天三頓,還是一天兩頓呢?”
或許,在他們眼中,一天兩頓已經很好了。
一天三頓,那就有點兒奢侈了,沒必要啊。
“這……這與我瞭解的官場,好像不一樣。”葉紅衣撓頭道。
她所瞭解的官場,多是蠅營狗苟、貪贓枉法,卻並未瞭解過這一面。
“自然不一樣,你在懸劍司,監察百官是否遵紀守法才是你們的職責,其他的不需要多想。”
“可朝堂上的官不同,他們要想的是整個天下。既然是天下,怎麼能少得了天下人?”
葉紅衣點點頭:“嗯,你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