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職業病(第1/2頁)
章節報錯
審問仍在繼續,不過季福的心理素質明顯要比之前的季平好一些。
“你說銀鋪於三日前失竊,但當日銀鋪防守甚是嚴密,便是宋丙修葺房牆時,庫房裡也有護衛監視,他怎就如此輕易的盜走了那一百兩銀子?
還有,據本官查證,往日凡有外人出入庫房,都會接受盤查。可本官問過宋丙,他當日修牆離去時並未遭到任何盤查!”
一旁,李易眨了眨眼。
在季福受審之前,蘇文山並未問過宋丙這些話。而且,關於對宋丙輕而易舉從庫房盜走銀子的懷疑,也是他剛剛提出罷了。
這蘇府尹說起假話時倒是信手拈來,也不怕哪一天變成匹諾曹…
“分明是你故意為之,假借人性之貪婪,縱使宋丙竊銀百兩,而後你又謊報案情,監守自盜,貪了三千五百兩白銀!”
蘇文山看著臉色大變的季福,厲聲道:“季福!如今案情已明,還不招認!”
驚堂木砸在公案上,蘇文山剛剛落下的鏗鏘言語似乎還在公堂裡迴盪。
季福心頭狂顫,他從未想到這位剛上任不久的府尹會如此難纏。
“大人,宋丙能得手許是庫房守衛疏忽所致,至於監守自盜…這些說起來都不過是大人的臆測,如何做準?”
旁側,李易看著跪在堂下只顧狡辯的季福,微微搖頭。
府衙多以“五聽法”斷獄:
一曰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
二曰色聽,‘觀其顏色,不直則赧’
三曰氣聽,‘觀其氣息,不直則喘’
四曰耳聽,‘觀其聽聆,不宜則惑’
五曰目聽,‘觀其眸視,不直則眊然’
這季福看似嚴口如瓶,防意如城,但終究是漏了破綻。
宋丙盜取百兩白銀一事不過剛剛審出,但季福初次聽聞時卻毫無疑色,而且從始至終都預設了宋丙只盜了一百兩銀子,就好似早已知曉。
另外就是反應。
季福並沒有做出丟失近四千兩白銀,又被府尹‘冤枉’後的應激反應。
換言之,就是壓根不帶委屈的!
或許府尹蘇文山捕捉到的破綻更多,畢竟那‘苟官’似乎很是擅長這些。
…
仙鶴銜日圖下,蘇文山端坐公案,心境愈發平穩。
“季福,本官是在向你論斷案情,而非臆測。”
站起身,蘇文安從寫著‘正堂’二字的籤筒裡取出了一支令籤。
堂下,季福臉色鉅變。
府衙扔籤子除了和拍驚堂木有一樣的震懾目的外,還有一個意味叫“覆水難收”。
潛在臺詞便是:我令籤已經扔了,你再怎麼狡辯也無法挽回。若你老老實實坦白則已,若不老實,那是要捱揍的!
季福死死盯著蘇文山手中的令籤,不發一言。
蘇文山不再猶豫,甩手便將令籤飛了出去。
啪的一聲輕響,‘擲地有聲’。
與此同時,蘇文山沉聲道:“來人,上刑!”
堂下季福嘶聲慘叫。
公案後,蘇文山轉身揹負公堂,看著牆上諾大的仙鶴銜日圖。
稍頃,有求饒的聲音自身後傳來。
蘇文山轉過身,讓衙役暫停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