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換親就是兩家毫無血親的人家,你家的兒子娶我家的女兒,我家的女兒嫁給你家的兒子,這樣兩家都不用準備彩禮和嫁妝,換親在這的窮人家很是流行。

在這裡男子十五、六就可以說親、十七、八成親,女子十三、四說親,十五、六就可以成親了。

楊青林十七了,因李婆子捨不得出聘禮,好姑娘不願嫁入楊家二房;歪瓜裂棗,聘禮少的姑娘,秦氏又看不上,所以楊青林的婚事成了一大難題。

楊荷倒有兩戶人家說過,但都不是好姻緣,一個是臨鎮的張員外做小妾。

“寧為貧家妻,不為富家妾”楊二明、秦氏當然不同意了。

另一個是鄰村家境不錯的人家,不過是個病秧子。

嫁漢嫁漢,就是要嫁一個身體健康之人,病秧子,楊二明和秦氏自然也沒有同意。

第三家就是換親的王家了。

王家也因家裡窮,兒子都過了二十了,還沒有成親,便打算換親。

楊二明和秦氏聽說王家的姑娘、小子都還不錯,所以兩人也有了換親的想法。

兩家都有換親意願,在媒婆的牽橋搭線下很快就促成了這門親事。

兩家都很滿意,就準備今年秋收後成親了。

事情就是這麼的不巧,前幾天臨鎮的張員外騎馬外出,不慎從馬上摔下來,當場死亡。

接著鄰村的病秧子也死了。

這不,讓有心人聯想到這兩家都跟楊荷說過親,便傳出楊荷是“天煞孤星”、“不祥之人”、說不定會剋夫什麼的。

王家人一聽這話,當然就不依啦,自己的兒子可是獨苗苗呀,可不能有個意外,所以聽到這個傳言,兩人連媒人都顧不上通知,迫不及待的就來楊芸家說要換人,就是把楊荷換成她。

貓了個喵的,穿越來,吃不飽穿不暖的就夠窩心的了,現在難道連自由都沒有了?

低頭看看自己這副營養不良的小身板,這麼小就要擔負起上伺候公婆,下伺候丈夫的擔子?

原主答應不答應,她不知道,但是現在這副身體裡住的是她——楊芸。

換親——她不願意!

盲婚盲嫁她更不願意!

眼看兩方僵持不下,楊芸從秦氏的身後站出來,毫不羞怯的對王有根兩口子說道,“王大叔、王大嬸,我年紀還小,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我看這樣吧,既然是我們家提出的退親,理虧的是我們家,我們家就給你5兩銀子,你們另尋門親事可好?”

手掌處隱隱傳來的痛感,時時刻刻告訴著她銀子真的很難賺,但是為了自由,她不得不如此。

說出5兩銀子也是因為大房的童生兒子楊青雲成親時聘禮給了五兩,風風光光的把大堂嫂給娶過門了。

當時可是羨煞了村裡不少適嫁的大姑娘。

楊芸是決心不換親的,所以不得不把退親的籌碼給的大大的,希望王家能被這五兩銀子迷了眼,同意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