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秀的趙氏和方氏都離開了,楊芸不由的發出了冷笑之聲,雖然很輕,但是怎麼能逃得了李婆子的“順風耳”。

李婆子一下子火氣又上來了,手指著楊芸,朝剛進門的秦氏劈頭蓋臉罵道,“老二家的,你瞧瞧你是怎麼教育娃娃的,頂撞長輩,沒大沒小。”對於偷懶一事,因沒有抓現行,李婆子便壓下沒有發作,只說她不敬長輩一事。

“娘、你不要生氣,芸兒還小,我會好好教育她的。”秦氏趕忙又賠不是。

“十三了,不小了,你看看枝丫頭,跟她同歲,被你大嫂教育的多好,懂事、孝順。你再瞧瞧這芸丫頭,哼……我也不指望她孝順,只希望她不要給我楊家門風抹黑,耽誤了其他丫頭的好親事。”

“噯、娘,我知道了,定會好好教導她。”

秦氏卑微的認錯態度李婆子很滿意,重重的“哼”了一聲帶著似一個只高昂孔雀的楊枝準備離開了。

李婆子剛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凌厲的眼神直直盯著被楊荷緊緊拉住、滿臉不服氣的楊芸道,“我看你是吃得太飽了,忘記了誰累死累活供你吃喝,今天的飯食就別吃了,好好長長記性。”

李婆子離開後,秦氏氣的在楊芸的後背拍了一巴掌,抹著眼淚道,“你個死丫頭嘴硬什麼,多做點活又死不了人,你看把你奶惹下,不給你吃的,你餓肚子好受嗎?”

秦氏的陣地雖然是廚房,但一天的份,一頓的量都是李婆子訂下的,所以偷吃或者藏些吃食都是不可能的。

對於秦氏的哭訴,楊芸無動於衷,只是冷冷的看著那晃動的門簾。

李婆子掌管著一家的口糧,討她高興的可以給開小灶,比如大房的幾個人,惹她不開心的斷你口糧沒商量,她就是例子。

前世她雖然也身處農家,家境普通,但也沒有看人臉色吃過飯。

楊芸緊緊握著的拳頭久久沒有鬆開。

飯碗被捏在別人手裡的滋味可真不爽,非常不爽。

此時已經晌午,秦氏不敢再做耽誤,趕緊忙活了起來。

楊荷輕輕的握著楊芸的手,輕聲道,“芸兒、別生氣了,放心、我會給你留吃的的”

少女關懷的聲音似一股清泉一樣流淌在楊芸的心間,同時也拉回了楊芸的思緒,她平復了一下心情,對楊荷微微一笑,示意自己沒事後出了廚房門。

楊芸提上自己的專用籃子,拿上鏟子,想了想又轉身回到後院的柴房拿了一個破舊的布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麼大個牛頭還找不到一點吃的?更重要的是她得儘快改變這種自己飯碗被捏在別人手中的現狀。

晌午的日頭有點烈,薄薄的鞋底走在那小石子路上不僅硌腳還有點燙腳,楊芸不由的又嘆了一口氣,看來目前的頭等大事不僅要解決吃的問題,還要解決穿的問題。

出了村莊順著樹蔭沒走幾步,楊芸的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