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

一座偏遠的農莊裡,一百多個農夫正井然有序地打理著莊稼苗。

田埂上,一個青年笑容可掬地向忙活的農夫打著招呼。

“老吳,今年收成應該不會差吧?”

“東家放心,立夏後的雨水特別足,待秋裡肯定能打不少糧。”一個彎腰在農田拔草的農夫起身笑呵呵地回。

青年點點頭,含笑道:“那就好,去年光景太差,你們都沒個好收成,今年免你們一層租子......”

不等青年說完,另一箇中年農夫大笑道:“哈哈!東家,要是再免一層,那今年您可就一粒糧食都收不到了。”

聞言青年愣了愣,笑著搖搖頭道:“呵!沒呈想今年都免這麼多了?”

往年農莊的正常租子都是三層,在整個大明其實已經算是很低了。

但是去年莊裡糧食欠收,佃戶們並沒有因此要求減租,依然上繳的是三層。

外出一年的青年並不知曉此事,後來得知此事,他立馬免了全莊兩層的租子。

此時因為一時高興,張開再免了一層,那今年可不就收不到糧食了嘛。

不過青年並不懊惱,大手一揮道:“那今年你們就不用交了,都安生過好今年。”

百來個農夫聞言連忙拱手道:“萬萬不可啊,如此這般莊主......”

青年擺擺手,笑道:“呵呵!開心就好,爺不缺你們這仨瓜兩棗的。”

此時一個僕人快步走來,湊到青年耳邊輕聲道:“爺,胡相來了。”

農莊宅邸。

青年悠然地走進客堂,見一中年男子正品著茶。

他含笑道:“胡相好這口?”

胡惟庸放下茶杯,撫須笑著說:“極品正山小種武夷茶可不多見了,主上倒是捨得。”

青年落座後,撇嘴道:“爺喝不慣那味,西湖龍井才是爺心頭好。”

胡惟庸搖搖頭,臉上露出惋惜,自皇帝下旨罷造團茶,改貢散茶以來,武夷貢茶就走了下坡路。

如今市面上的武夷散茶品質太低劣,只有早前遺留的團茶才堪稱貢品。

相比綠茶的淡雅,紅茶那濃烈的茶感更具提神醒腦功效。

作為帝國宰相,胡惟庸政事繁多,往往半夜還在處理政務。

因此多年下來,他便養成了喝濃烈紅茶的習慣。

見他這般神態,青年悠然道:“胡相要是喜歡,待會帶幾餅走便是。”

聞言胡惟庸臉色一喜,連忙起身謝道:“多謝主上賞賜,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青年無所謂地擺手道:“不值一提!”

之後兩人扯了幾句閒話,胡惟庸有些崩不住地說:“主上,龍駒案已被靈署接收,他們已經派人前去嘉峪......”